昨天上午,晚報《長江日逾10萬幼蟹慘遭網捕》的報道,被央視二套財經頻道《第一時間·讀報》欄目選讀播出。中央級媒體的關注,進一步引發省內外讀者對長江瓜洲段幼蟹的關注。
在晚報報道刊出后,邗江漁政站已接連兩天巡查整治。成效如何?記者昨獲悉,長江瓜洲段濫捕幼蟹現象已基本停止。
反響——
多省朋友關注長江幼蟹
“你們的稿子被央視選播了,現在濫捕情況怎樣了?”昨天下午,記者不斷接到北京、河北、浙江等地同行及朋友的電話,詢問長江瓜洲段幼蟹的現狀。北京的李先生來電稱,看過央視二套財經頻道《第一時間·讀報》中選播的本報關于幼蟹的報道,全家人都對濫捕義憤填膺。“真沒想到,在日益關注生態和資源保護的今天,還有漁民連拇指大的蟹苗都不放過!”
他還說:“我經常關注央視各頻道的讀報欄目,鮮見有地市級紙媒的報道被選讀的。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會有更多的人關注長江生態保護的。”
“長江里的幼蟹現在咋樣了?”來電的省內外朋友,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誰還敢捕?查得嚴,經過的貨船都罵我們狠心。”一些漁民告訴記者。
昨日記者從邗江漁政站獲悉,通過連續兩天的巡查整治,濫捕現象已得到有效遏制。巡查的同時,他們還派員登船逐戶上門宣傳。
釋疑——
養殖戶的青睞是主因
不是有人工養殖的幼蟹嗎?漁民濫捕江中幼蟹為哪般?日逾10萬多只,有這么多嗎?連日來,一些讀者心中疑惑,有那么多的種蟹場,拿江中幼蟹“開刀”實在不該。對此,邗江漁政站工作人員戴先生表示,養殖戶青睞江中幼蟹,是形成市場的主因。
戴先生稱,長江揚州段尤其是瓜洲段,是螃蟹最旺發的江面之一,這是由其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成百上千只蟹苗,才一斤多重;每年都放流保護,江內幼蟹多不足為奇。而通過人工傳統繁殖的幼蟹種苗,在抗病性及成活率上,都要比江中的幼蟹遜色不少。
“除了成活率高外,養殖江中蟹苗成長快,成蟹的規格及體型比較大,上市也快許多。”戴先生分析,盡管人工繁殖的蟹苗能滿足養殖戶的需求,但江蟹的特性,使得在長江大風大浪中“闖蕩”過的幼蟹受青睞,也就難免了。
呼吁——
有節制地利用江中資源
“事實上,人工繁殖現在已很成功了。”市水產站葉站長呼吁,從資源保護角度出發,請養殖戶選擇人工繁殖的幼蟹作苗。據他了解,沿江各城市,對江蟹的保護一直在做。前幾年,多是通過將在長江口岸繁殖的幼蟹直接投放到江中的方法進行保護。
葉站長稱,通過直接投放幼蟹的方法,在收成季節,江中的成蟹并沒增多少。后來,有關方面改變放流方式,在每年冬季臨近繁殖的季節,通過向江中投放適齡成蟹;經過巡游繁殖,第二年收成季節,成蟹會增加不少,說明這一對江蟹的保護方式有了成效。
“保護也是為了今后合理利用,適量捕成蟹是可行的。”葉站長說,任由螃蟹在江內成長,不少蟹也會逐漸死去;但在繁殖季節,對幼蟹進行過度捕撈,則不利江蟹的繁衍。
對此,邗江漁政站戴先生表示認同。他稱,漁民應在管制下,有節制地利用江中資源。
建議——
對死蟹集中回收銷毀
據衛生部2003年頒布實施的《集貿市場食品衛生管理規范》,死去的河蟹禁止銷售和加工。
如何制止有毒的死蟹銷售?昨天,記者咨詢了市衛生監督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在集貿市場或餐飲企業內,如有銷售死蟹或者用死蟹加工成其他食品出售的情況,一經查獲,便按有關規定予以嚴懲;市民遇到這樣的情況,可直接向他們舉報。
“遏制死蟹流入市場,還應從斬斷源頭著手。”市烹協秘書長邱揚毅表示,目前,餐飲行業中,大型飯店不敢用死蟹,因為誰都不想砸了牌子。一些加工蟹販,不講社會公德,易摻入一些死蟹肉,混合著銷售。所以,應從銷售源頭整治。
對此,不少市民也建議,在螃蟹銷售流通過程中,工商等部門應加強監管整治,嘗試采用巡查方式,將市場內死蟹集中回收銷毀,杜絕其流入市場。市民陸先生說:“規范漁民交易、健全市場對水產死品的監管,應該有效斬除‘毒’源。”
【晚報再評】
螃蟹的命運何處去?
經過連續兩天的巡查整治,長江瓜洲段濫捕幼蟹現象已基本停止,很好!相關部門反應迅速,行動卓有成效,值得贊賞!相關報道引來央視“讀報”和全國各地朋友的關注,更讓人欣慰。
欣喜之余,我們又捏了一把冷汗。
近年來,長江魚類種類減少,規格下降,低齡魚增多,資源衰退嚴重。特別是有“長江三鮮”之稱的刀、鰣、魚回魚及中華絨螯蟹,產量在逐年減少,有的已基本消失,給生物資源再生和恢復帶來嚴重困難。這和漁民瘋狂捕撈密不可分。漁民,就是以漁為生,捕撈是他們的生存手段。所以必須要加強監管,引導他們合理地利用有限的長江資源。
可惜的是,在長江資源的管理與監督中,我們似乎還停留在等待舉報、然后查處階段,沒有主動意識。特別是在初春,漁民瘋狂捕撈江中幼蟹,這肯定不是今年才出現的,不然也不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一條龍”運營。但是,從最初的萌芽,到現在的規模化捕撈,這么長的時間里,為何監管是一片空白?在這樣的一個產業鏈條上,為何一路綠燈?如果不是記者的報道,長江日逾10萬幼蟹慘遭網捕的命運,何時才是盡頭?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對于公共事件,公眾質疑最多的就是監管的一再失職。難道這個問題還要延續到今年?明年?
由于長江口網具太多太密、生態環境變化、過度捕撈等原因,長江刀魚幾乎絕跡。是否,我們還要讓螃蟹步其“后塵”?
從此次長江幼蟹命運戲劇性的轉折來看,是或否,都有可能!關鍵,在于我們自己的行動。
【新聞回放】
■春節才過,瓜洲鎮不少漁民已開始入江撒網。記者前往瓜洲江邊調查發現,江中日逾10萬只幼蟹慘遭網捕。被網捕上來的活蟹,多供應給養殖戶;死蟹,多流向“黑心”餐館,成了菜肴。(2月22日揚州晚報)
■早晨看到報道后,市漁政管理站第一時間聯系工作人員巡查制止。當天記者暗訪發現,有人專門去江邊及蟹販手中收購死蟹。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