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春節(jié)已過,但上海很多水產市場的交易還沒有完全恢復,許多水產攤位每天的銷量只有節(jié)前的三分之一。不過,水產價格回落很快,在春節(jié)期間售價曾高達46元/500克的滬郊基圍蝦目前價格是35元/500克左右,大鳊魚也從節(jié)前9元/500克回落到現在的7元/500克,鱖魚從節(jié)前的33元/500克回落到目前的26元/500克,一般規(guī)格的鳊魚、鯽魚的價格大都已回落到6.5元/500克左右。個別水產品種價格更是大起大落,如:東星斑節(jié)前躥高至680元/500克,現回落至380元/500克;墨魚、對蝦、膏蟹、扇貝、蛤蜊、花蟹這些在節(jié)日期間上漲30%—60%的品種,節(jié)后很快恢復節(jié)前水平。
節(jié)后,冰箱里還凍著的海產品要謹慎食用。食監(jiān)專家分析,海產品存放時間過長,就容易腐敗變質,而變質后的海產品是不能食用的,此時海產品所含的蛋白質遭到分解,還會產生胺類、可溶性毒蛋白、吲哚、糞臭素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已經腐化的有毒有害物質,經加熱煮、熬并不能徹底破壞其毒害性,若人們食用后,毒性物經腸道進入血液,會危害健康。因此,春季人們應慎食冷凍海產品,尤其是存放時間過長、接近保質期邊緣的海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