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市場】
江刀“露臉” 價格不菲
“清明節前吃刀魚”。這兩天記者在京口閘農貿市場和市區少數飯店發現,已有大小規格不一的長江刀魚上市,商家正施出各種花樣的促銷手法,“吊起”食客的口腹之欲,盡力想啟動一輪春季刀魚銷售。
在中山東路一家飯店門口,廣告牌上赫然打出了“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魚招牌菜。廣告牌寫著“鮮、嫩、味美的長江刀魚搶先上市”、“2.5-3兩/條,168元/條;1.5-1.9兩/條,38元/條”,以此廣而告之吸引食客光顧。據了解,有江刀這道菜肴的市區飯店為數還不多,大都以刀魚招牌菜奪人眼球。
每年早春,京口閘農貿市場是市區搶先上市刀魚的集市。昨日上午記者在該市場的水產銷售區看到,有三四家魚販已開始做刀魚生意了。一條條滿身銀鱗閃閃的刀魚依次整齊地放在白色的泡沫箱中,并且用碎冰塊覆蓋其身上,目的為了保鮮。
周順寶在京口閘農貿市場做刀魚生意有10多年歷史,今年他再次早早賣起了刀魚。他告訴記者,自己攤子上的刀魚從年初十開始出樣,雖然今年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低一些,但報價卻仍不菲。以每500克計算,3-4兩為1200元,2.5-2.7兩為850元,2.1-2.2兩為180元,1.5-1.9兩為90元。他表示,由于價格處于高位,搶早上市的刀魚并不好賣,每天碰巧做一兩筆生意,主顧均為飯店。
【漁民】
本江偶爾捕到,一手批價每500克上千元
“再過個把星期,我們才有可能捕到本江刀魚呢!”金山街道金江村漁民范虎扣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說,“現在魚市上的刀魚全都不是本江刀魚,產地為長江口的崇明等下游江域。”
據漁政人士介紹,本江刀魚指在長江鎮江段捕捉到的刀魚,近些年一般要等到初春的日最高氣溫達到攝氏20度,它們才洄游到鎮江江段,這時方有可能捕捉到。與目前上市的下江刀魚相比,本江刀魚從大海中溯江而上到長江鎮江段產卵,優良的水質使它身上的海味褪盡,加上正是產卵之前,其味道比崇明等下游江域出產的刀魚鮮嫩、肉質更為細膩。
目前長江鎮江段的本江刀魚只會偶然捕捉到。據市漁政站掌握的情況,今年年初三時有一條漁船在焦北灘之外的長江主航道捕捉到3條本江刀魚,重量剛好為500克,一手批發給魚販的價格高達1100元。
【資源】
資源有所回升,但不樂觀
鎮江市漁政站高站長長期從事漁政管理,他對本江刀魚資源的危機體會深刻。他認為本江刀魚資源保護工作總體上不容樂觀,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現在出現成汛時間遲、總體產量大幅度減少、刀魚個體偏小的特點。
“老鎮江人都知道‘過年吃刀魚’的風俗,也就是說本江刀魚以前在每年春節時候就能夠成魚汛了,而現在從3月下旬至4月上旬長江鎮江段才有刀魚魚汛出現。上世紀七十年代鎮江漁民中流傳‘蘆芽長到半人高,鰣魚刀魚動擔挑’的說法,過去一網下去可打幾百斤刀魚不稀罕,而現在一網只能捕幾斤。本江刀魚的規格也普通偏小,一名漁民從開網捕捉本江刀魚到結束捕撈,一般只能捕捉到10條2.5兩以上的大規格刀魚。”
不過高站長也表示,從近兩年本江刀魚的生產情況來看,長江鎮江段的刀魚資源有所回升。拿上述今春焦北灘偶捉到的本江刀魚個頭來說,3條刀魚的重量都在2.5兩以上。
【措施】
連續3年減少捕撈證發放 下游也在控制捕撈強度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本江刀魚資源回升向好,與長江流域采取的漁業資源保護措施連連施行有密切關系。
每年長江春季禁漁期間漁政部門嚴格實施刀鱭捕撈特許制度,減少捕撈證的發放。市漁政站副站長韋龍表示,包括今年,我市已連續三年壓縮刀鱭捕撈特許許可證的發放數量,今年比去年又壓縮了15%發放數,3年共減少99本捕撈特許許可證。
“此外鎮江下游的崇明、張家港、江陰等地江域近幾年也在控制捕撈強度,嚴格網目的尺寸,減少使長江刀魚遭受滅絕性的人為過度捕撈。”韋龍介紹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