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隨著天氣轉暖,大連市黃渤海沿岸海冰冰情呈持續緩解趨勢,人們似乎認為這場海冰災害正在離去。但有關專家提醒,海冰消融時安全風險可能更大,應警惕融冰所帶來的次生災害。
岸邊大片浮冰
兩個月前,當記者來到金州杏樹國家級中心漁港時,看到300多艘漁船被冰封在漁港內;而在離登沙河街道范家村10幾海里遠的馬家砣子,因為海水大面積結冰,已經使這個無人小島與海岸相連。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這里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另一派景象。原先冰封的海面,已經解凍,海面上露出大片的水域。杏樹國家級中心漁港入海口處,已經可以看到起伏的波濤,只有岸邊水流較差的地方,才能看到存積的浮冰。而馬家砣子也恢復了原來樣貌,孤零零的矗立在海水中央,周遭漂浮著大面積的浮冰。
據當地海洋部門介紹,到3月中旬渤海灣海冰才能完全融化。
部分漁船受損
“冰化了,漁船卻下沉了。”在旅順北海漁港,一漁民指著自家的漁船告訴記者,“這是由于海冰長時間圍困擠壓漁船底部引起的。”而其他幾條漁船上,船主正帶著船員在做精心的檢查,做出海前的最后準備。
而在金州杏樹國家級中心漁港,則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因為海冰融化速度較快,解凍的漁船正忙著收海蠣子。“原本以為這場海冰,把沒有及時收上來的海蠣子都凍死了。”漁民老吳說,沒想到海冰融化后,把養殖籠子拔上來,海蠣子居然還活著。損失的部分就是被冰排夾走的那些筏子。“遇上這樣的冰災,沒有把養殖的海蠣子都賠進去已經是萬幸了。”
面對有些要出海捕撈的漁船,當地漁政部門負責人表示,在海冰消融時,安全風險可能更大。由于海冰在融化時可能形成海上浮冰和巨大鋒利的冰排,在風和海流的推動下,浮冰和冰排不僅會對海上平臺、管道等造成破壞,還會嚴重影響小型船舶的安全,所以他提醒即將出海的船只應該規避海上浮冰帶來的危險,盡量等到海冰完全融化后再出海。
灘涂養殖受傷
據有關專家預計,不僅冰封黃渤海會對漁業養殖造成損失,融冰帶來的海洋生態變化也有可能對海洋養殖業再次造成影響。
“今年的雜色蛤肯定要大面積減產的。”金州灣一水產養殖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海冰災害嚴重,凍死了一部分底播雜色蛤,而近日海冰融化,大面積的浮冰又被沖到岸邊的灘涂上,有的冰層厚度達到了近1米,全部壓在了養殖雜色蛤的灘涂上,將導致更多的雜色蛤死亡。這對于近海灘涂養殖戶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人士表示,嚴重的海洋結冰會打破海洋生態平衡,海上冰層都是淡水,結冰后,海水鹽度會發生變化,同時冰層阻擋了陽光,影響海底生物生長,會導致部分海洋生物死亡。此外,冰塊隨海水漂流,融化后影響海水鹽度和水質,對年內的水產品養殖會帶來一定影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