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面對日益嚴峻的漁業水域環境保護形勢,平樂縣通過發揮民間護漁協會的作用,積極推行縣漁政部門指導、鄉鎮政府主導、相關部門配合、協會具體負責的“四位一體”聯動護漁新模式,奏出了民間護漁的新樂章。
平樂地處漓江、荔江、茶江三江匯合處,境內有大、小河流30多條,豐富的水域資源為該縣發展漁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但近年來,由于一些違法分子利用漁政管理的漏洞,非法炸魚、電魚、毒魚,破壞了江河漁業的生態平衡。去年8月以來,在漁政部門、鎮政府的支持指導下,該縣同安鎮50多名群眾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組成了同安鎮護漁協會。協會在鎮政府、派出所的支持下,協助縣漁政部門依據《漁業法》有關規定開展護漁工作,啟動“四位一體”聯動護漁新模式。護漁協會成立5個多月以來,通過自主管理、義務巡視等開展護漁工作,群眾保護漁業資源的意識明顯提高,形成了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的護漁工作局面。同時,協會還集資5000元購買魚苗開展增殖放流,去年協會所放流及上級捐贈的魚苗就達30多萬尾;協會還配合漁政部門、派出所收繳捕魚地籠6條,訓誡、處罰違法人員3名,非法電、炸、毒魚的現象得到了有力遏制。
該縣以同安鎮為示范,以點帶面,積極推行“四位一體”新做法,較好地發揮了民間護漁的積極作用,使得全縣江河漁業資源保護初步實現有序管理,境內河流的生態平衡得到明顯改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