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早春是放養魚種的最好季節。山東省壽光市海洋與漁業局技術推廣站搶抓時機,在魚種放養中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健康養殖宣傳關。漁技站在充分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到牛頭、機械林場等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宣傳水產健康養殖,幫助漁民制定生產方案,發放《水產養殖技術實用手冊》、明白紙400多份。
二是抓好魚塘整理、消毒關。整理好池塘,修復進、排水系統,挖除過多的淤泥,保留15~20cm;魚種放養前15天,注水15-20cm左右,每畝用生石灰75-100千克或漂白粉5-7千克,化漿后全池潑灑,徹底清塘消毒。魚種放養前7天,適當施基肥(發酵的人畜糞最好)培養生物餌料。
三是抓好優質魚種選擇關。選擇體質健壯、規格整齊、體表光滑、鰭條鱗片完整、無病無傷、游動活潑、溯水力強的魚種進行放養,以提高成活率。
四是抓好魚種適時放養關。放養“試水魚”檢查清塘藥物是否藥效已過;放養的魚種要進行體表消毒預防魚病;浸洗時間要適當。發現魚種有忍耐不住的現象時,應立即加水或即刻放養。注意溫差,魚種下塘時裝魚種容器的水溫與池塘水溫的差值不超過3℃。
五是抓好魚種準確計數關。根據池塘的自然條件、養殖管理技術水平和市場行情,來進行池塘的養殖規劃,確定主養和配養品種及密度。為此,在放養時要根據設計好的密度進行準確計數,以確保產量和效益的實現。
六是抓好日常管理關。隨著池塘水溫回升,魚類活動量增大,需投喂精飼料,同時管理工作要跟上,千方百計奪取高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