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萬年縣有一群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農村女子,憑著一把小小的手術刀活躍于全國有核珍珠養殖市場,成為養殖戶們爭相聘請的 “明星”。她們雖不是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卻最早掌握了有核珍珠養殖中最核心的操作技術——核片接種,走南闖北給全國八成以上的有核珍珠養殖場接種,挑起了全國有核珍珠養殖的大梁。她們有個美麗的名字:珍珠女。
萬年“珍珠女”是我國最早進行有核珍珠接種的人群之一。1990年,有核珍珠養殖剛剛興起。由于有核珍珠可以使珍珠蚌結出任意形狀的珍珠,而不是無核珍珠統一的圓球形,賣價相當高。但由于接種技術不過關,珍珠蚌接種后的成活率極低,養殖主往往得不償失。萬年“珍珠女”最早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方法,使有核珍珠接種成活率達到90%以上,接近或超過無核珍珠接種成活率。這不僅使她們成為各地爭相聘請的紅人,還直接促進了全國有核珍珠養殖業的大面積發展。
在萬年,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有女去種蚌,兩年蓋新房”,“家有珍珠女,不愁乘龍婿”。33歲的許園梅是一群“珍珠女”的領隊,春節期間她就接到6位外地老板的聘用電話。日前,她帶著20多名“珍珠女”,前往浙江諸暨山下湖一珍珠養殖場種蚌。湖云鄉黃家村“珍珠女”吳蘭英掌握技術后,每年均有可觀收入,去年就賺回了4萬多元。“珍珠女”們還樂于將技術傳授他人,萬年 “珍珠女”以每年200至300人的規模遞增,現已達4000余人,成為浩浩蕩蕩的娘子軍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