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3月22日,在沐川縣山區經濟發展暨農村工作會上,該縣大鯢馴養繁育業主吳龍艷、古尚富分別獲得縣委、縣政府5萬元的獎勵資金。這是該縣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發展山區經濟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沐川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按照“在保護中開發,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大力引導水產養殖戶馴養大鯢,并從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古尚富和吳龍艷便是馴養大鯢首批“吃螃蟹”的人。2007年,吳龍艷在該縣水務部門的幫助下,到省水產局辦理了娃娃魚馴養繁殖許可證,在楊村鄉建起了大鯢繁育場,并先后到陜西漢中、湖南張家界等地考察學習大鯢原生態及仿生態繁育技術。2009年9月23日,他繁育的大鯢孵化出了1000余尾大鯢苗,實現了大鯢子二代人工繁育零的突破,繁育技術居全省前列,為沐川培育和發展大鯢產業、打造國家級大鯢養殖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古尚富獲得馴養大鯢“執照”后,則通過引進外地品種及采集本地野生大鯢資源,在利店鎮澗溪村、老林村、樓房村建成占地20余畝的大鯢養殖場,養殖大小大鯢2000多尾,成為全縣大鯢繁養領軍人物。
據了解,該縣目前已累計投資1000萬元,在楊村、武圣、利店、舟壩、幸福等鄉鎮發展大鯢養殖場7個,養殖大鯢5000余尾,初步形成洞穴養殖、室內養殖、室內與露天養殖相結合的原生態、仿生態、全人工大鯢養殖模式。同時還成立了沐川縣大鯢養殖協會和馬邊河大鯢養殖專業合作社,在進行大鯢馴養繁育研究和資源保護的同時,采取“協會﹢合作社﹢養殖戶”的發展模式,鼓勵當地農民大膽嘗試養殖大鯢。今年,該縣大鯢養殖總量將達到1萬尾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