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日將舉行網上路演的大北農,卻被曝出公司生產的飼料出現了種種質量問題,且曾多次位列于飼料抽檢不合格名單中。此外,大北農集團在上市前的股權清理階段,也存在眾多的疑點。上市前夜,在“聚光燈”的照耀下,公司存在的種種問題被一一曝光。
飼料不合格
關于大北農集團所生產飼料出現質量問題,不僅僅有鮮活的案例,在各省份質量抽檢中,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多次名列其中。最新的報道是在今年3月初。有報道稱,2007年增城新塘養殖戶張汝芬用大北農生產的飼料飼養豬,結果一個月死了270頭小豬,7頭母豬。
2007年7月27日,張汝芬將情況反映到廣州市飼料工作辦公室,主管執法的副主任謝梓棟趕到現場調查并取樣到廣州市農業標準化監督與檢測中心化驗。
8月11日,張汝芬拿到了檢測報告表,檢測結論為:檢測項目鈣、維生素K3、B12、煙酸不符合產品標簽(產品標準號:Q/TH-DBN100-2005)、GB/T18823-2002標準的項目指標要求,該樣品不合格。另外,在檢測結果中,D-生物素樣品提取液經顯色后顏色為藍黑色,與D生物素標準系列(顯色后為紅色)顏色不一致,無法比色測定其含量。這表明,張汝芬5月14日購進的大北農S1016哺乳母豬預混料為不合格產品。
因此張汝芬堅信這就是造成他270頭小豬和7頭母豬死亡的罪魁禍首。大北農集團廣州分公司承認該批次飼料質量存在問題,卻認為死豬另有原因,不負全責。雙方就數百頭小豬死因和賠償金額的談判陷入僵局。
這樣的案例不只一件。2009年,江蘇省鹽城市濱?h通榆鎮一養豬戶錢先生,使用大北農的全價飼料飼養的豬屠宰后發現黃膘肉,于是懷疑飼料出現了問題。據錢先生介紹,他今年養了160頭豬崽,一直是用大北農的全價飼料進行喂養,結果豬比正常時間晚了2個月才出欄,而且大豬屠宰后發現黃膘肉。
事實上,大北農集團所生產的飼料在此前的幾次飼料抽檢中也顯示不合格。杭州市農業局發布的2007年獸藥、飼料抽檢情況通報不合格名單中,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名列其中。彼時抽檢的樣品為乳豬用濃縮飼料S1211,批號/生產日期為20070909。山東省農業廳發布的2007年上半年全省飼料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部分不合格產品名單中,山東壽光大北農飼料也在其中,其生產的乳豬配合飼料(551)被曝不合格。
模擬持股清理存疑
大北農集團前身為北京大北農飼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北農飼料”),成立于1994年10月。大北農飼料成立時的股東為邵根伙先生和徐信兵先生,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0萬元,邵根伙出資13萬元,占注冊資本比例為65%,徐信兵出資7萬元,占注冊資本比例為35%。
1996年3月,大北農飼料為增強公司凝聚力,公司對符合條件的員工實施內部員工模擬持股制度。截至2006年9月20日,持有模擬股份的員工共計923名,結存出資金額合計3410.58萬元。
2006年9月,公司將結存的員工出資總額3410.58萬元全部退還給員工,其中由邵根伙代持的907位員工將收到的資金1722.50萬元轉入邵根伙先生的個人賬戶,并委托邵根伙先生代為向公司增資。2006年11月13日,邵根伙先生將上述款項轉入公司入資專用賬戶,并向上述委托出資的員工出具了《委托出資收款收據》,明確了邵根伙先生與上述907名員工之間的委托持股關系。
上述委托持股關系形成后,邵根伙先生個人出資額為2579.47萬元,占總出資額的比例為47.67%,由其受托持有的出資額為1722.50萬元,占總出資額的比例為31.84%。
2007年6月,大北農集團確定改制上市目標,并擬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但由于邵根伙先生受托持股的員工數量眾多,不符合《公司法》關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不應超過50人的規定,為此公司決定對邵根伙先生委托持股進行清理。經與委托持股員工充分協商,確定了三種清理方式。
對于高級管理人員,邵根伙先生通過股權轉讓的形式,將其代持的上述33名員工合計549.42萬元出資額按各自的實際出資比例轉至其名下,并于隨后辦理工商登記;對于中層管理人員(149人),其股份由邵根伙先生按2007年7月31日公司每股凈資產價值1.2倍的價格收購;對于關鍵崗位的員工(725人),其股份由邵根伙先生按2007年7月31日公司每股凈資產價值1.45倍的價格收購。
上述第二種和第三種情況下的874名員工均與邵根伙先生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并自愿簽署了《關于股份轉讓的聲明》。
在本次股權清理過程中,邵根伙收購上述員工合計持有的1173.08萬元出資,共支付收購價款11,837萬元。資金來源有二,一是其歷年結存的分紅款,包括2007年10月分紅所得款項4363萬元以及以前年度未支付的股利);二是邵根伙先生將473.6萬元出資額轉讓給其他43位員工,收到價款共計4972萬元。
邵根伙收購員工股份是在2007年6月,但其支付收購價款卻還包括了其在2007年10月分紅所得款項4363萬元。顯然,邵根伙是在用未來資金支付收購價款。
計劃發行6080萬股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路程似乎頗為順利。去年12月21日,公司公布了《首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12月25日,公司的首發申請獲得了證監會的審核通過;3月18日,公司發布了招股意向書,且將于3月29日實施網上、網下申購,并將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公司計劃發行608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4億股。作為一家綜合性農業科技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飼料產品生產、銷售和農作物種子產品的培育與推廣,上述兩類主營業務分別圍繞養殖業和種植業展開。
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擬投向新型高效預混料、微生態制劑產業化、淮陰大北農水產飼料、天津昌農水產飼料、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產業化、高產多抗玉米(1912,6.00,0.31%)新品種產業化和技術中心七大項目,共需投入募集資金4.71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