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東省博羅縣龍溪鎮養殖戶黃小龍在龍溪鎮承包了兩個池塘,養殖水面40畝,采用魚鴨混養的模式。
2009年初,在東莞海大養殖技術服務經理的協助下,采用了“四好”養殖模式,以草魚、羅非混養為主,實行輪捕輪放的放養起捕模式。年初3月下旬,投放8-13尾/斤規格小草魚650尾/畝,2兩/尾大頭50尾/畝,3兩/尾白鰱120尾/畝,用海恒801草魚顆粒料。4月下旬,再放4-5公分規格的羅非魚種,繼續用海恒801飼料。7月初開始分批出售2斤左右規格草魚、大頭和白鰱。7月底回補與起捕數量相一致的魚種(規格與上一批一致),并開始采用海恒826羅非魚料投喂。10月份分批起捕1.2斤/尾左右規格的羅非魚,當羅非魚差不多起捕完時,轉而采用海恒801投喂,并再次投放與上一批數量規格相一致的羅非魚,12月開始,分批起捕草魚,不再補草魚種,次年3月初開始,趕上好價格起捕大規格羅非魚,清明前后干塘賣魚,并對塘底進行徹底清塘處理。
黃小龍一直堅持采用海聯科101與102搭配使用的簡易調水模式,每月分別調水2次以上,同時視水質情況在7-9月份中,每月適當增加調水1次。
在投喂管理上,保持足量投喂,讓主養魚類吃飽吃好。高溫期或投喂高峰期,采用海聯科105拌料于傍晚一頓投喂,每月連續3天使用;在9-10月份,肝膽疾病較多時,再搭配使用505拌料投喂。
經過近一年的養殖,黃小龍共出售草魚、羅非魚、大頭和白鰱共計金額達到了40多萬元,成本投入21.5萬元(含飼料、苗種、水電費、調水和治療藥品支出費用等),實現養殖利潤約22萬元,畝利潤約為5500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