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以來,山東省日照市漁業部門高度重視,采取多種措施抓好今春漁業生產工作,各項漁業生產平穩有序。
一是海水苗種進入繁忙期。目前,全市擁有各類海水工廠化育苗場180多家,育苗水體近20萬立方,擁有親本數量11萬尾(只),苗種產量310億苗種單位以上。所產苗種以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梭子蟹、海灣扇貝、牙鲆、大菱鲆、星斑川鰈、海參等海水優勢主導品種為主,除自用和增殖放流外,主要銷往河北、江蘇、威海、濰坊、青島等省市,特別是日本對蝦、中國對蝦、梭子蟹、海灣扇貝、牙鲆,一直以來都是以上地區的主要苗種供應地。現育苗場大棚加固、管道維修等工作已完成,時下中國對蝦、海灣扇貝、日本對蝦等品種正處在育苗繁忙期。已售出中國對蝦無節幼體30多億尾,價格2元/萬尾,比去年同期增長100%;海灣扇貝親體培育半月前結束,已投放附著基,苗種將于本周內上市;日本對蝦已開始培育,目前未達到上市規格;鲆鰈等魚類品種將于本月下旬開始育苗。去年從原產地法國引進的470尾大菱鲆原種親魚,經過一年馴養,長勢良好,4月上旬進入產卵期,將主要供應威海、煙臺等地市場。
二是淺海養殖進入收獲期。日照市淺海養殖從春節后開始陸續收獲,已一月有余,收獲品種以貽貝為主,及少量扇貝、牡蠣等,養殖區域主要在嵐山區安東衛街道和東港區秦樓街道附近海域,養殖面積近20萬畝。迄今已收獲貽貝10萬噸以上,日銷量達2000噸左右,銷售價格0.8-1.4元/公斤,主要銷往青島、濰坊、煙臺等地。由于氣候異常,今年海水溫度偏低等因素,貽貝個體不如去年,每斤出肉率比去年下降30%左右,由于加工企業需求量大,平均售價與去年同期相比有小幅上升。紫菜養殖面積8500畝以上,受冰凍災害影響產量略減,價格好于去年同期。海參工廠化養殖面積27萬平米以上,總體長勢較好,已批量上市,市場價格180-240元/公斤,高于去年同期;大菱鲆養殖面積近70萬平米,價格46-50元/公斤,高于去年同期;星斑川鰈養殖面積近10萬平米,價格40-46元/公斤,低于去年同期。目前各地池塘清淤、消毒,修整閘門、堤壩等前期工作已基本結束,進行放養前的準備工作,預計4月底、5月初前后進行放養。
三是海上捕撈生產處于休整期。日照市捕撈漁船于正月初六起開始下海作業,累計投產漁船300多艘,主要集中在106、107、117、115等海區作業,漁船類型以中小馬力為主,作業方式以張網為主,漁獲物為八帶、毛蝦、籽烏、鮐魚、雜魚等,產量產值均低于去年同期。由于初春海水溫度低,海上資源回升慢,經濟漁獲物少,加上天氣異常,海上風浪大,多數漁船考慮安全因素滯港休整。已投產漁船多數虧損,一、二個航次后大多返回漁港休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