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第一次西安之行,濟南海鮮大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魯收獲頗豐。8日下午,他在西安曲江惠賓苑賓館同西安水產市場簽署5800萬元的合作協議。
當天,第十四屆中國東西部合作及投資貿易洽談會(西洽會)在西安開幕,山東和陜西兩省在西安聯合舉辦了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推介會,此次參展的54家生產企業有45家同經銷商達成產銷合作協議,簽訂1.85億元的大單。
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表示,“山東省把漁業作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主導產業之一,實施現代漁業基礎建設和品牌打造雙十工程’,這為山東漁業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
在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瑗看來,推介會是山東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好機會。8日,她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山東十大漁業品牌產值占據了全省水產品總產值的近5成。目前,山東十大漁業品牌的銷售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省份。西安作為西北重鎮,我們希望能借此次推介會進一步打開西北市場。”
山東漁業出擊西洽會
一直以來,西洽會是山東企業與西部省份投資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平臺。本屆西洽會山東以半島藍色經濟區為主題,組成了500多人參加的龐大展團。作為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產業,山東漁業十大品牌成為本屆西洽會山東展團的一大亮點,山東省漁業展團隊伍達400余人。
面對西部這塊投資熱土,山東漁業也把握住了推銷自己的最好機會。此番,山東帶來了膠東刺參、東方對蝦、榮成海帶、萊州灣梭子蟹、黃運甲魚等十大漁業品牌為代表的水產品,向西安市民和客商推介。
山東省是海洋大省和漁業大省,全省淺海灘涂面積4000多萬畝,可用于增、養殖面積達2000萬畝。具有經濟價值的各類水生生物資源400多種,海參、鮑魚、對蝦、扇貝等海珍品馳名中外。
尤其近年來,山東大力培植優勢主導產業,強化漁業科技創新,加強資源環境管理,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努力打造山東半島現代漁業經濟區,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
在西洽會展會現場,山東代表團以藍色海洋為背景,以浪花為布展造型,凸現出地方特色。山東漁業展區格外引人注目,來自青島、威海、煙臺等地的企業齊齊亮相,國內外客商在展位前積極洽談,尋找合作項目。展區大屏幕上播放的山東現代漁業的發展狀況,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前去參展的山東企業,也紛紛到其他省市的展區觀摩取經,尋求合作商機。
合作大幕揭開
事實上,合作機遇正在一幕幕揭開。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推介會邀請了來自陜西、北京、廣東等國內50余家賓館、飯店、批發市場、超市代表以及山東省54家水產企業的負責人近500人,為東西部企業“牽線搭橋”。
此次推介會上,青島龍盤海洋生態養殖公司同樣收獲頗豐,他們與西安兩家企業簽署價值千萬元的海參、鮑魚供貨協議。“這種以區域品牌的形式向外推介,要比企業單打獨斗更有效。由政府牽頭,更有利于企業向外推銷自己。”該公司業務經理王金霞告訴導報記者。
“近幾年陜西餐飲業發展迅速,海產品需求量大增。過去,我們餐飲業的海參多來自廣東,如今則以廣東和山東兩地為主。”陜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有堂表示,山東的海產品質量好,很受當地餐飲業歡迎。“僅產品的深加工和產品包裝這兩項,就值得陜西企業好好學習。”
統計顯示,2009年,山東省水產品產量達765萬噸,連續13年位居全國首位。漁業增加值459億元,占農業增加值的14.2%。出口水產品91.8萬噸,創匯33.6億美元,創匯額占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32%、占全省農業出口總額的34.4%。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