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是國際上養殖最為廣泛、生長速度快,可以高密度、集約化生產的熱帶魚類之一。近幾年養殖技術、加工工藝的提高,為羅非魚大規模養殖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茂名地區2007年羅非魚養殖面積已經達到25萬畝,總產量約16.8萬噸。
由于水域資源有限,飼料原料短缺,羅非魚價格偏低,提高羅非魚單產和飼料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成為我們飼料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近年來,隨著羅非魚大規模、高密度養殖的發展,羅非魚發病、死亡率不斷上升,抗生素大量使用,藥殘又嚴重威脅到食品的安全。為此,發展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提高其養殖效益和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為提高羅非魚養殖效益,確保產品安全,中大飼料廠自2003年以來,在廣州誠一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海洋大學的支持和指導下,不斷探索、完善和推廣羅非魚高效健康養殖模式。養殖全程均不使用化學合成抗生素,吉富羅非魚初始體重每尾40克養殖110天,平均體重達700克,飼料系數低于1.5,全程未發病和出現死亡,2008年養殖500克羅非魚的飼料成本為2.4元。完全符合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養殖池塘
本模式對羅非魚養殖場的基本要求是:(1)面積適度,達20畝以上,底平易捕魚;(2)交通、用電方便,必要時配置發電機;(3)排灌方便;(4)容易清塘、消毒。
養殖羅非魚,池塘、種苗、飼料、管理均是關鍵因素。養殖池塘最好10-40畝一口、水深2.5米左右、能灌能排,標花、標粗、成魚能分池養殖,既可充分利用水體,又不至于密度過大。2008年本廠選擇高州市石鼓鎮甘竹村盧老板養殖戶作推廣示范戶,該場屬山坑田改建,水源靠天下雨,總面積約130畝,養殖水面約80畝。2008年本廠在該場推廣中大健康模式養殖羅非魚,單產和飼料報酬均較歷年高。
二、羅非魚的品種與特性
羅非魚不同的品種生長性能不同,依次排序為: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莫桑比克羅非魚,而雜交種比原種生長快,雄性羅非魚比雌性羅非魚生長快。本模式養殖品種主要有:(1)吉富羅非魚:由4 個非洲原產地尼羅羅非魚品系和4個亞洲尼羅羅非魚品系混合選育而成。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主要缺點:抗逆性差,起捕率不夠高。(2)奧尼羅非魚:雄性率高,起捕率高。在本模式養殖實踐中,吉富魚養殖160天,平均體重達750克,飼料系數1.4;奧尼羅非魚養殖180天,平均體重約為600克,飼料系數1.5。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吉富優于奧尼,而抗逆性和起捕率奧尼羅非魚優于吉富羅非魚。
三、羅非魚飼料
根據羅非魚的生物特性和營養需求,結合經濟性原則,本廠分階段設計飼料配方,生產四種羅非魚料:開口料蛋白32%以上用于標花;501標粗王含蛋白30%;502羅非王含蛋白26%用于后期育肥;503健非王與羅非王拌中草藥用于定期保健。
四、養殖方式與投料方法
為充分利用水體,提高羅非魚產量和養殖效益,本模式把羅非魚的養殖全程分為標花期,標粗期和成魚期。
標花期:從水花開始養殖30-40天,平均體重達到20-50克,放養密度為10000尾/畝左右。
標粗期:從20-50克開始,養殖40-60天,平均體重達到150-250克,放養密度為3000尾/畝左右。
成魚期:從150-250克開始,養殖60-90天,平均體重達到600-750克上市,放養密度為1500尾/畝左右。
投料方法和投料量根據每階段的特性制定。
標花期:人工投餌,日投3-6次。開口料,熟化粉狀飼料,過1mm篩,粗蛋白大于32%。
標粗期:投料機投喂,標粗王,熟化顆粒飼料,直徑2.5mm,粗蛋白大于30%。3-4萬魚一臺投料機,日投2-3次。
成魚期:分前后期投喂飼料,前期標粗王,后期羅非王,均為熟化顆粒飼料。機投,每2萬魚設投料機一臺,日投兩次。
魚長到150克開始定期投喂保健料(健非王)。調節羅非魚肝膽功能,提高羅非魚的免疫力。投料量根據羅非魚體重與生長情況、天氣情況制定。表1是本廠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的投料方案實例,僅供參考。
客戶做好天氣、投料等記錄,每期實際投料天數為十天。從第五期開始,每期停料一天。
五、羅非魚養殖管理
1、水質要求與調控
養魚先養水。在換水困難的情況下,如何保持魚塘水質使其符合羅非魚生長需求非常關鍵。水質要求:水溫23-32℃,溶氧大于3毫克/升,透明度:150克以前20-30厘米、后期30-40厘米,pH值7.0-8.5,氨氮小于1毫克/升,亞硝酸鹽小于0.1毫克/升。
水質調控措施:換水、控制投料量、定期停料、施放微生物、強化增氧等。
2、疾病預防
羅非魚疾病必須以防為主,治療非常困難。發病的羅非魚均停止攝食,因此投藥作用不明顯,且大劑量抗生素的使用會破壞水體正常微生物群、惡化水環境。筆者經多次解剖發現,不同病因死亡的羅非魚肝、膽、胰、腸均有病變。因此,本健康養殖模式主要采用在日糧中加入具有抗菌性的植物原料的方法,以達到保護魚體免疫器官,提高非特異免疫力的目的。具體做法是:
(1)每批均干塘、清瘀、消毒;
(2)種魚過塘防止損傷并嚴格消毒;
(3)嚴格按計劃定時、定點、定量投料,保持魚群搶食性,天氣變化及時調整投喂量,防止出現過食;
(4)從魚體重達150克開始每隔20至30天用健非王保健料連續使用5至10天;
(5)從魚體達250克開始,每隔15天用一次微生物凈水劑;
(6)根據情況每天增氧2-3小時,每15畝水面用3千瓦增氧機一臺,保持水體溶氧大于3mg/L。
3、強化監測、及時調整、確保效果
制定全程監測計劃,定期檢查以確保效果。本模式監測實例如下(見表2)。
六、收獲與效益
2008年本廠選擇面積28畝、平均水深2米的池塘,進行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推廣(投料、監測情況見下表)。7月26日過塘,平均體重40克。11月27日起捕,第一網捕獲羅非魚16000千克,接著放水干塘全部收獲,平均尾重達700克,合計金額182316元。全程總用料30720千克,金額102279元;種苗成本約12000元,塘租約8000元,人工約8000元,水電費等約3000元,合計133279元。純利49037元。
七、總結
1、推廣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是羅非魚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保證。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系統地解決了羅非魚養殖過程中的諸多不利因素,能很好地指導養殖戶科學養殖羅非魚,本次實踐過程中,雖然中途遇到逃魚情況,但效果還是較理想,在魚價不算高、飼料價歷史最高的情況下,利潤還是達到1751元/畝。本次實踐流失種苗四分之一約10000尾,當時總重達3000kg以上,同時流入大量野羅非嚴重影響后期生產;否則,總產量和利潤均可大幅提高。
2、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很好地解決了羅非魚養殖過程中種苗、飼料、水源、疾病與產品安全的問題。
(1)吉富羅非魚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是公認的優點,但其又有抗逆性差、容易發病的特點,如何充分發揮其優點克服其缺點是養好吉富魚的關鍵。實踐證明本廠健康模式達到了預期目的,短時間將魚養大,飼料回報率高,又無疾病發生。
(2)飼料是羅非魚養殖的主要成本構成,本模式根據羅非魚的生理特性,分階段設計飼料,分級定量投喂,既能滿足羅非魚高速生長的營養需求又克服了因營養過剩大量排泄而污染水質的缺陷。本養殖期飼料價格比較高,豆粕4000-4800元/噸,雜粕也2600-3200元/噸,小麥1800-2100元/噸,本模式養殖500克羅非魚的飼料成本也未超過2.5元;同期其他養殖戶養殖500克羅非魚的飼料成本一般為2.8-3.2元。飼料成本優勢非常明顯。
(3)防病與產品安全是本模式的核心,本次實踐已得到充分證明。吉富魚搶食兇,容易出現過食而導致肝膽綜合癥,破壞機體的免疫器官,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誘發各種疾病。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一方面增加養殖成本,另一方面破壞正常生物群體,還容易出現抗生素殘留,威脅產品安全。本模式定期使用具抗菌,祛毒,調節肝膽功能的中草藥保鍵飼料,既可保護魚體免疫器官,提高機體免疫力,又能確保魚體健康,促進魚體生長,并可有效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4)水源。水資源貧乏是全球性問題,能排能灌的養殖池少之又少。如何充分利用水體養殖羅非魚也是關鍵技術。本模式通過調控養殖密度、飼料投放,采用機械增氧、生物培養等手段,使死水塘也基本能滿足羅非魚生長的需要。
綜上所述,羅非魚健康養殖模式既可充分利用資源,提高養殖效益,確保產品安全,同時又可指導廣大養殖戶提高養殖水平,實現科學化、標準化、健康化的養殖,以促進羅非魚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