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山東省威海市質監局的調查統計顯示,去年威海海帶地理標志產品產值為7675萬元,利稅為1727萬元,兩項指標比獲得保護前分別增長了23%和32%;帶動農民增收達520萬元,比獲得保護前增長6.9%。
威海市海帶產量占全省的75%,占全國的50%,無論海帶養殖面積還是海帶產量均居全國首位。但在過去,威海市的海帶生產雖有一定程度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卻不高,難以在國內外市場上形成較強的競爭力。2007年7月,威海海帶成為威海市首個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2008年11月,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榮成俚島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獲準使用威海海帶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成為威海海帶地理標志第一批獲準使用企業。自此,地理標志產品所蘊藏的巨大經濟潛力被慢慢發掘出來。當年年底,威海海帶的平均價格幾乎是往年價格的兩倍,凸顯出地理標志的巨大經濟效益。
有關人士表示,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海帶生產加工提供了一個“地理標志+龍頭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將分散的養殖戶以地理標志為紐帶、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形成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布局的產業化生產基地,提高了產業化經營水平,增強了威海海帶產品的品牌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