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農業部統計,2月底全國生豬存欄44330萬頭,比上月減少2.57%,同比減少0.59%,是去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存欄量;能繁母豬存欄4890萬頭,比上月增加0.37%,同比減少1.95%。業內人士認為,生豬存欄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春節前生豬集中出欄后,生豬價格下跌,影響了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
據廣州市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廣州市2月3日的豬糧比降至5.95:1,隨后持續下跌,3月3日降至5.15:1,處于《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中的黃色區域(價格中度下跌)。隨著企業陸續上班、學校開學,團體消費量增加,畜禽產品價格止跌回升。
據廣州市飼料行業協會3月份對12家飼料生產企業的月度定點跟蹤統計,截止3月25日,工業飼料產量為119763.22噸,比上月增加9.38%,同比增加4.88%。資料顯示,水產飼料產量增幅較大,鴨飼料和乳豬飼料減產。
據廣州市飼料行業協會3月份對廣東省25種飼料原料價格跟蹤統計,截止3月24日,有10個品種價格穩定,有6個品種價格下跌,有9個品種價格上漲,飼料原料總體價格呈上漲態勢。其中:進口魚粉漲2000元/噸,磷酸二氫鈣漲250元/噸,玉米漲150元/噸,菜粕漲150元/噸,維生素D3漲100元/公斤;豆粕跌80元/噸,液體蛋氨酸跌5元/公斤,固體蛋氨酸跌3.5元/公斤。
參考3月份養殖、飼料生產和原料供求狀況,僅對廣東省4月玉米、豆粕、進口魚粉價格作以下探討。
玉米高位難憾
廣東3月玉米市場價格扶搖直上,月內最大漲幅150元/噸,價格站穩2000元/噸。業內人士認為,價格堅挺的主要原因是:1、東北產區貨源緊張,碼頭平艙價上漲;2、大連-廣東船運費升價;3、廣東碼頭玉米存貨維持15-20萬噸,屬中下水平;4、飼料廠月初觀望心態強,未能及時入貨補倉,市價抬高后,唯有忍痛買貨。
統計資料顯示,3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穩中上揚:1、東北價格上調;2、大連碼頭價格上漲;3、廣東價格最高。
廣東4月玉米市場價格建議關注以下動態:
一、糧農持糧待售,產區收購進度緩慢。據統計,截止3月10日,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四川、陜西、甘肅等10個玉米主產省(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09年新產玉米3231.6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660.6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747.4萬噸,占收購總量的23%,比上年同期減少2519.8萬噸。截止3月10日,中儲糧委托庫點在內蒙古、吉林、黑龍江三省(區)累計收購國家臨時存儲玉米52.7萬噸。數據顯示,今年新玉米的收購進度緩慢,而市場的反饋:1、產區貿易商存量有限,深加工企業和飼料廠庫存也不多;2、全國1-2月僅出口4萬噸;3、南方銷區現貨不多。業內人士認為,除去減產因素外,大部分玉米仍在糧農手中。
二、賣糧已無期可延。東北地區3月份接二連三的大雪天氣,影響了交通運輸,也增強了糧農的惜售心理,沒有出現賣糧高潮。存糧始終要賣,但何日才是賣糧時?業內人士認為,糧農惜售的后果將是:1、天氣轉暖,糧農存糧難保管,若發生霉變,即使是糧價上漲,也補不回損失;2、當前市場是因糧少而價高,若氣溫回升,玉米將集中上市,糧價也會自然下跌。經過一個月的博弈,糧價上漲了,而糧農也要面對氣溫回升和春耕在即的局面,節令不等人,那怕是“不差錢”也得賣糧。據悉,黑龍江省的各項備耕工作已全面鋪開,種子、農藥、化肥、柴油、農膜等各類物資紛紛到位。
三、臨時存儲玉米提高烘干費。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在3月17日發布的《關于做好當前東北地區玉米收購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發改電[2010]131號)規定:自2010年3月10日起,玉米烘干費用貸款暫調整為70元/噸。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部門曾在2009年11月27日發布的《2009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細則》規定:玉米烘干費用暫按2.5分/斤(即50元/噸)。國家調整烘干費用,是為保障玉米存儲的安全,同時也墊高了玉米的收儲成本和市場價格。
四、玉米出口基本停滯。海關總署統計,我國2月份玉米出口324噸,環比減少99.22%。業內人士認為:1、國內玉米市場供應格局雖然相對寬松,但因需求量呈增長態勢,保障內需穩定市場是基本國策;2、全球玉米增產,美國農業部三月份供需報告預測:A、2009/2010年度全球玉米產量8.037億噸,首次超過8億噸;B、全球期未玉米庫存1.4015億噸,上年度為1.464億噸。在國際玉米市場貨源充足、國產玉米缺乏競爭力和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穩定等因素影響下,我國今年玉米出口政策難有大突破。
五、國家臨時存儲玉米跨省移庫廣東競價銷售交易會成交量飆升。截止3月23日,國家3月份跨省移庫計劃銷售208.33萬噸,實際成交46.38萬噸,成交率22.26%,成交均價1874.75元/噸,高于上月的成交率7.59%和成交均價1848元/噸。其中廣東計劃銷售21.45萬噸,實際成交6.65萬噸,成交率31%,成交均價1853.5元/噸,呈現與上月零成交的相反市場態勢。業內人士認為,3月份跨省移庫玉米成交量、成交價格連續回升的主要原因是:1、產區收購難度大;2、臨儲玉米水分低;3、銷區供應量偏緊。
六、中儲糧打造“北糧南運”集裝箱海上通道。鑒于東北鐵路運力緊張,中國儲備糧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日前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北糧南運”海上通道,以集裝箱形式通過海運將上千萬噸的糧食轉運至山海關以南地區。數據顯示,中儲糧2009年跨省調運1225萬噸糧食。業內人士認為,海運集裝箱糧食密封性好、破損少、運輸量大,是糧食運輸業中的一個突破,在儲備糧轉運和保障銷區供應中將會發揮重要作用,對于依賴海運的廣東來說,更是意義重大。
七、西南五省旱情嚴重。西南五省的旱情已直接影響糧食作物的生長,該地區的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6%。業內人士認為,旱情在造成當地糧食減產的同時,還需要在其他產區調糧救災,臨時存儲玉米將會在救災中發揮作用,旱情是支撐玉米市場走強的重要因素之一。
綜上可知,隨著天氣轉暖,產區玉米上市量會增加,但市場需求量強勁、船運費上漲、西南地區干旱等是玉米市場的主力因素。業內人士認為,廣東4月玉米市場價格將呈高位運行態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