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觀賞魚的市場價格穩中有升,特別是高檔、稀有品種的苗種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以10~15厘米長的苗種為例,紅龍2000元/尾、辣椒紅龍4300元/尾、藍寶石琵琶400元/尾,且個頭越大價格越高,利潤非常可觀。
遺憾的是,由于國內對觀賞魚的研究較少,這些品種的苗種全部依賴進口。
相反,日本對觀賞魚品種潛心研究、精心培育,開發出琉金、佐金等熱銷金魚品種,而這些品種也正是中國從日本進口的主要金魚品種。
原產地在歐洲的錦鯉,經過日本人100多年的品種改良,現在成了日本的國魚,市場上的錦鯉都要打日本錦鯉的旗號才好銷。
目前,亞洲是全球觀賞魚的出口基地,美國觀賞魚的90%來自亞洲。
因此,我國除了要積極引進國外的名貴觀賞魚品種之外,還要不斷開發現有的觀賞魚名優品種,著重提純復壯那些歷史悠久、性能穩定、市場行情好的品種,并運用一些生物技術手段,開發優良新品種,以增強國內觀賞魚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