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蛤與本地蛤從外觀上很難辨別出來,只能從進貨渠道得知。但是兩者都是產自渤海灣,品質應該差別不大。
連日來,記者采訪發現,市區各大農貿市場在售的蛤蜊多來自東北,本地蛤十分鮮見——
“撿蛤兒”是煙臺市民趕海最常趕到的“海鮮”。然而,盛產的蛤蜊,似乎并沒有流進市場。連日來,記者采訪發現,各大農貿市場在售的蛤蜊,多來自東北,本地蛤十分鮮見。
蛤市:絕大多數來自東北
每天,紅利市場的蛤蜊生意都非常得好。
在這個市場上,賣蛤的約10個攤位,在回答“生意如何”時,攤主眾口一詞:“還行”。
聽不出子午卯酉的“還行”,在長年做蛤蜊生意的王老板這里,卻是有個具體數據來作參照的:王老板的攤位上,常擺有四個水箱,每只箱能裝20斤的蛤,正常一個上午就能賣完。
“生意好,一天能賣100斤以上;生意孬,一天也能賣60斤!崩贤跛斓亟移鹆送械牡祝哼@個市場的多數攤主,基本都是這個帳。
可這個帳,與本地水產養殖戶關系不大。這些蛤,絕大多數來自東北!
“這個市場上的蛤,90%以上來自東北。”老王指著四只水箱告訴記者,只有一箱花蛤來自海陽和威海,其他的都是從大連運來的。
其他幾個攤位同樣如此,本地蛤所占比例極少。一位楊姓攤主說,大概從去年起,個兒大的東北蛤開始占據了主要批發市場,而煙臺本地蛤基本失去了競爭力,市場上也越來越少。
說法:利潤逼退“本地蛤”
“東北的蛤蜊太便宜了,把本地的蛤蜊頂得幾乎賣不動!”問及本地蛤為何被擠出市場,專賣東北蛤的楊老板這樣說。據他講,由于東北蛤蜊的價格便宜,個頭又大,深受餐飲市場的歡迎,因此他們只賣東北蛤蜊。
而東北蛤占據市場,除了賣相好看,利潤是主因。
在楊老板看來,相比東北蛤,膠東蛤的批發價每斤要多出0.3至0.5元。批發商將貨送到以后,他們會連夜對蛤蜊進行淘洗和分類,花蛤分為每斤3元至5元,毛蛤分為4.5元至5元。
“雖然售價都差不多,但一斤本地蛤蜊的利潤為0.5至0.7元,而東北蛤蜊的利潤則穩定在1元左右!崩蠗钫f,這中間有1元的利潤,從中掙回一部分本錢后,即使有些蛤不新鮮了,需要降價出售也不用擔心了。
調查:利差怎么造成的?
楊老板專賣東北蛤蜊,是因為他老家的表弟在大連專做蛤蜊批發。為了弄清本地蛤蜊與東北蛤蜊的價差,老楊提供了他表弟宗先生的電話。
在電話里,大連的宗先生告訴記者,他加工蛤蜊的成本:東北蛤蜊采用大船采挖,每噸費用在500元左右。上岸后的加工過程中,每噸蛤蜊的裝卸費用為40元,漂洗費用60元,分揀費用130元,再加上其他一些費用,每噸蛤蜊從采挖到售賣的成本不超過800元。
本地蛤蜊的上市成本是多少?有業內人士介紹,大連和煙臺養殖蛤蜊成本相差不大,關鍵在采挖和分揀上。本地蛤采用人工采挖和分揀,每斤需支付人工費用0.3至0.6元。僅此一項,每噸本地蛤蜊從采挖到售賣的成本就在1000元左右。對養殖戶來說,這就比東北蛤蜊多出了200元成本。
東北蛤蜊少出來的每噸200元,支付從大連往返煙臺的運輸費用綽綽有余。到了煙臺后,東北蛤蜊的批發價約每斤2.5元上下,而本地蛤蜊通過層層轉手,到批發市場的價格往往在3元以上。從零售價以每斤4元計,東北蛤蜊的每斤毛利就在1.5元上下,本地蛤蜊最高才能達1元。
扣除其他成本,一斤東北蛤掙1元,一斤本地蛤掙0.5元,所以更多的攤主顯然會選擇利潤。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