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全國農藥連鎖經營經驗交流會”召開。代表普遍認為直營連鎖是必由之路
“連鎖經營是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但把它移植到農資經營上,又是不成熟的。”4月26日,在山東壽光市召開的“農藥連鎖經營經驗交流會”上,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副會長鄭先海指出,農藥連鎖經營之路充滿艱辛,還有眾多問題需要探索和創新。會議除了進行農藥連鎖經營現狀、扶持政策介紹外,還邀請了國內發展穩定、有特色的農藥連鎖企業代表交流先進經驗。為了更廣泛的收集全國農藥連鎖經營經驗并傳播給廣東農藥界人士,本報特派記者全程采訪本次會議。會議當日,上百份刊載有“廣東農藥連鎖經營”專題的《南方農村報》(詳見4月24日第11-12版)被與會者爭相索取、傳閱。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劉堅表示,連鎖企業必須要考慮到我國農業生產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以及農戶素質相對低的國情,探索出適應性強的連鎖模式。鄭先海認為,2000年前后大量參與連鎖經營的企業已成為鋪路石,現在參與的企業數量更多且更加理性,據統計掛牌的連鎖農資店超過3萬家,但一定程度上存在“連鎖泡沫”。
“直營連鎖是必由之路。”鄭先海在經過多次調研后總結到,直營店包括合資控股、全資開店兩種形式,在布局方面要注意,一是要集中、不要分散;二是數量要夠;三是品種要全,農藥、化肥經營搭配,有條件的可加上種子。鄭先海說,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全國性的、稱得上成熟模式的農資連鎖企業,但確實出現一批有特色、較成功的區域性農資連鎖企業,其經驗可概括為:可控是關鍵,服務是核心,人才是根本,資金是保證。
“國家肯定鼓勵農藥連鎖經營。”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監督處處長劉紹仁表示,這將對加強農藥經營管理有利,但目前農業部扶持重點在推廣專業化防治,提高安全用藥水平,有關農藥連鎖的具體政策還未出臺。對此,劉堅、鄭先海都建議,農藥連鎖企業可以利用點多面廣的優勢,結合專業化防治,為農民提供播種、施肥、打藥等一條龍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