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持續低溫的天氣以及種苗退化的因素導致了羅氏沼蝦蝦苗減產明顯,并推動蝦苗價格較往年大幅上漲,加之養殖成本以及飼料成本的提升,預計作為羅氏沼蝦主產區的江浙地區今年的養殖面積將大幅縮減,并進一步推高后期羅氏蝦價格,但養殖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
今年受到持續低溫的影響,華東蝦苗的培育普遍出現了困難,湖州、吳江等地的沼蝦苗種供應基地均出現了“苗荒”現象,比如浙江湖州去年一共有30多家苗場供應蝦苗,而現在只有3家苗場能生產蝦苗;另外三月份是苗種孵化期,而部分產苗區仍有降雪,進入四月份后,氣溫仍一直偏低,不良的氣候環境直接影響了苗種的繁育;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種蝦是從馬來西亞引進的,目前已超過了20年,種蝦有所退化,加上近親交配,其繁育出來的蝦苗免疫力下降,這也造成了育苗的困難,即使育出了苗,也會出現大面積的發病。”
蝦苗市場供需的嚴重失衡最終導致苗種價格大幅上漲,目前湛江地區羅氏蝦苗的價格為310元/萬尾;而江浙地區羅氏蝦苗的價格已達到400元/萬尾;而近幾年最低的價格僅為幾十元/萬尾;另外其他養殖成本也在大幅上升,比如蝦塘租金每畝每年要800元,用于蝦塘改造的錢每畝需要1500元,溫室的熟料棚等材料需要1500元/畝;當然由于魚粉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6000元/噸,導致今年的飼料成本比往年上漲1000元/噸。
據了解由于苗種供應的短缺,江浙地區約有30-40%的養殖戶沒有完成投苗,而部分已投苗蝦塘中蝦苗發病率高達30%,而往年蝦苗成活率都在80%以上;目前一部分養殖戶仍然空塘觀望,而部分養殖戶已經開始轉養南美白對蝦、青蝦等品種進行替代,并且開始改變傳統養殖模式,采用套養、輪養等模式增加養殖效益,但由于經驗和技術問題,轉產后可能會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