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7日,中國漁政巡航護漁編隊來到了美濟礁,無垠的深藍海面上出現一片翠綠色弧形海面。美濟礁俯瞰呈環形,形似一枚“翡翠戒指”,即便整個南沙海域駭浪驚天,“戒指”內的這一小片水域也依然一片安然。
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國漁民就發現了美濟礁這片神奇的平靜海域,而且知道有兩個入口可供漁船進入躲避風浪,因此形象地稱美濟礁為“雙口”。為守護美濟礁,中國漁政在此日夜長已達15年半。
中國漁政南沙巡航護漁編隊海上總指揮劉添榮說,南沙海域遠離大陸,氣候條件惡劣,天氣多變。如果漁民沒有捕到魚遇到風浪是不會回去的,因為這樣會產生很大的虧損,古時候的風帆船更是沒有回去的可能。美濟礁不但能提供錨地,而且礁盤內涌浪要小得多,是南沙海域最理想的躲避風浪的場所。中國每年有上千艘次漁船在南沙海域捕撈,1994年底,中國就在美濟礁建設漁船避風設施,加強其避風功能。
美濟礁的潟湖似乎是專門為漁民避風而存在,環礁有三個天然的通道:南口相對較寬,千噸級船只也能通過,但通道內暗礁密布,即便現在已經標示出暗礁的位置,如果沒有性能良好的船只和技術高超的船長,入礁依然非常危險!拔髂峡凇眲t很小,它只放行小型的漁船,南口靠東邊的一個口則更小,幾乎不能通船。
就在美濟礁上,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漁業專家、70多歲的林載亮擁有一個漁場。林載亮說:“全中國最好的漁場肯定是我的漁場,因為我在美濟礁養魚,不久以后我就要在那里養出一個上市公司。”
林載亮的這一想法至今飽受爭議,他為此用了10年時間完成了可行性報告。他認為,美濟礁的水質完全沒有受污染,潟湖內養魚要比近岸養魚快2.5倍。在這里養魚就好像野生魚一樣;水溫比其它海域高,更適合魚類的生長;礁盤區漁業資源豐富,這將為漁場提供天然的餌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