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正在查看苗情。
山東、河北、河南等地800多名水產養殖戶齊聚萊州海廟漁港,進行“保苗”活動——萊州灣畔保苗忙
保苗戶憧憬好收成
“現在每天都要查看苗情,隔2天刷一次網箱,隔5天換一次箱,再就是耐心等待了。”來自萊州市金城鎮的原廣茂和同伴已經在海廟漁港“安營扎寨”一個月了,為了搶“頭茬”有個好收成,他和部分保苗戶比正常時間提前10天就趕到這里育苗了。“我干這行12年了,照往年經驗,越早出苗價格越高。”原廣茂說。
和原廣茂在一個蝦池進行保苗的其他9戶“戰友”都是為“趕頭茬”而來的。“去年扇貝行情好,今年養殖、育苗的人肯定多。”來自河南周口的陶聚說,“去年的價格是每個苗6-7厘,今年價格肯定比這個高。再過幾天就該雇人分苗了,將苗種按照不同規格裝袋,等待客戶的到來。”
萊州灣保苗成“傳統”
原廣茂告訴記者,整個渤海灣養殖用的扇貝苗基本都出自萊州,甚至大連有名的蝦夷貝都在萊州培育,保苗地點分布在海廟港至倉上一帶的蝦池和近海。
“其他地方不太適合進行育(保)苗,條件不行。”原廣茂說,自己的老家金城雖距離海廟港只有30多公里,但那地兒水深不行,河北一帶的沿海光照不行,就這里的條件得天獨厚。
萊州市海洋漁業局工程師嚴靖凱告訴記者,保苗是扇貝投放大海養殖前必須進行的生產階段,萊州沿海蝦池進行扇貝保苗“歷史悠久”,萊州每年出售的扇貝大約為1000億粒,每年都會有相對固定的保苗大軍到萊州進行投養前的保苗。
“萊州水質好,蝦池底質好,加之萊州近海水溫春季回升快,因此萊州沿海成為渤海灣地區最理想的保苗場所。”嚴靖凱說,今年從事海灣扇貝苗種繁育的廠家達30余家,苗種主要銷給河北、遼寧、山東等地區。
低溫給收入蒙上陰影
“本來4月25號左右就該出箱了,沒想到3月底出現了低溫天氣,時間恐怕要到5月10號左右了。”原廣茂說,“3月底的低溫同時導致苗種成活率下降為10%。我買種苗花了12萬,各種生產材料花了3萬,照去年的情況應該收入30萬左右,今年大概只能保本。”
“今年越早育苗情況越差,而4月2號以后入池的沒受到低溫影響,今年收入肯定很可觀。”原廣茂說,按照正常時間過來保苗的,由于避過了低溫,肯定是一個豐收年。
“根據歷年情況,每年5月中旬以后,大批河北、遼寧的客戶會云集萊州。”嚴靖凱說,海灣扇貝保苗期一般在40天左右,建議保苗戶不要盲目搶先,降低風險。為了更好的給保苗人員提供技術幫助,萊州市海洋漁業局幫助保苗戶進行水質監測,指導保苗戶及時適量肥水培養生物餌料,指導保苗戶及時分苗,要求達到商品苗規格的及時上市銷售。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