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目前,威海水產市場上的蛤蜊幾乎全部為來自東北的蛤蜊。據了解,威海蛤蜊因為采用人工采挖,生產成本比采用機械采挖的東北蛤蜊高,盡管肉嫩,仍難敵東北蛤蜊在價格上的優勢。東北蛤蜊因為個大肉肥、價格低,已經“霸占”威海市場兩年之久。
在威海市水產批發市場,記者發現所有攤位上賣的蛤蜊大致相同,價位也均在3元至5元之間。“個大的一斤5元,一般的每斤3.5元至4.5元,最便宜的10元錢3斤”,幾位攤主稱自己賣的蛤蜊產自文登市,“本地蛤蜊肉嫩,好吃,比東北蛤蜊每斤貴0.5元左右”。但攤主張女士向記者透露,“威海水產市場里的蛤蜊可以說100%都是東北蛤蜊,有的說是本地蛤蜊不過是想賣個高價而已”。
對于市場內罕見本地蛤蜊的原因,幾位攤主介紹說,東北蛤蜊個頭大、肉肥,價格低,本地蛤蜊的個頭小,皮厚肉少,每斤還貴幾毛錢。顧客來買都是挑大的買,本地蛤蜊就被“排擠”,攤主賣東北蛤蜊每斤能掙0.3元至0.5元,賣本地蛤蜊每斤只能掙0.1元到0.2元。正因為此,許多攤主去年一年賣的大多都是東北蛤蜊,只有東北蛤蜊缺貨時,本地蛤蜊才能賣點。
據介紹,東北蛤蜊大多來自大連、丹東,因為養殖規模大、采挖成本低,運抵威海后,擁有價格優勢。乳山市南黃鎮的一位蛤蜊養殖戶說,東北蛤蜊因為生長周期長而個大肉肥,本地蛤蜊的優勢是肉嫩、 含沙少,“威海蛤蜊都是人工采挖,東北蛤蜊大多用機械采挖,僅采挖成本上每斤就得比東北蛤蜊多0.5元錢,本地蛤蜊大多在鄉鎮集市上賣”。威海海翔貿易有限公司副經理蘭仁杰介紹說,往年只有在冬季的時候東北蛤蜊比較多。近兩年,東北蛤蜊出口受阻,大量銷往山東各地,從2008年冬季開始,東北蛤蜊始終占據著威海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