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休閑地住在水邊,觀光、釣魚、駕船、滑艇……這樣親水、秀水的活動令人向往。記者最近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了解到,我市正在規劃建設現代水產示范區,重點發展旅游觀光休閑漁業,在不遠的將來,玉林人在本地也可實現“做一天漁民”,參加“漁家樂”活動。
依托江河水庫發展休閑漁業
近年來,我市水產養殖業發展迅猛,去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達10.21萬噸,同比增長5.74%,水產品產值為8.2億元。高效益的羅非魚、龜鱉等水產養殖發展較快,養殖龜鱉面積超過100畝的養殖場有3個。
然而,我市水產業的發展僅限于傳統的養殖業,休閑漁業經濟的發展目前仍是空白。“我市水資源豐富,結合水資源開發現代休閑觀光漁業是水產業的發展方向。”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總經濟師張林介紹,我市已開始規劃建設水產示范區,重點發展以水庫為主體的綠色生態養殖區,依托南流江、圭江、繡江,以及分布于各地的大型水庫等水資源發展旅游觀光休閑漁業。
水庫為主體 建立綠色生態養殖區
按照建設規劃,以水庫為主體的綠色生態養殖區將重點發展優質漁業養殖。將在7個縣(市)區建立優質常規魚生產基地,在玉州、福綿、北流等地建立胡子鯰、黃沙鱉、大口鯰、雜交鱘、鱷魚養殖基地;玉州、福綿、北流、陸川、博白建立單性羅非魚養殖基地;在博白縣建立大水面網箱養殖優質魚基地;此外在玉州區建立養鱉示范區。按規劃目標,到2018年,全市胡子鯰養殖面積將達到4萬畝,產量達3.5萬噸以上;羅非魚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產量達4萬噸以上;黃沙鱉養殖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產量達6000噸以上;優質魚養殖基地達20萬畝以上,年產優質魚10萬噸以上。
到2018年,建立10個休閑漁業基地
圍繞發展都市休閑漁業,帶動假日經濟,我市結合觀光旅游開發休閑漁業區,將全市劃分為都市型休閑漁業圈、高效型休閑漁業圈、特色休閑漁業圈。以城市近郊、福綿管理區江口水庫風景旅游區為中心,以現有的30家休閑漁場、農莊為基礎,開辟專業垂釣面積3000—5000畝,放養適宜垂釣活動的魚類品種(如甲魚、黑魚、鯽魚等),供游客垂釣、捕撈,形成“住在水邊,食有魚鮮,觀有勝景”的觀光、垂釣、烹飪、品嘗為一體的都市型休閑漁業圈;在玉州、北流、容縣、博白等地區,利用南流江、北流河等江河水資源,建立無公害、綠色、生態水產養殖基地,同時拓展觀光、旅游的服務功能,把漁文化、秀水、房產、購物等融為一體,使水產基地與旅游景區、休閑度假區相得益彰;在陸川、玉州、福綿、博白、北流等地的山塘水庫,結合秀麗山水資源,在水庫養殖區開發網箱垂釣、駕船、滑艇、漁家樂、“做一天漁民”等休閑、度假、觀光、娛樂融為一體的特色休閑漁業圈。
按照建設目標規劃,到2018年,全市建立10個休閑漁業基地,開發面積達到8000至10000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