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目前人工養殖的筍殼魚主要是線紋尖塘鱧(澳洲筍殼魚)和云斑尖塘鱧(泰國筍殼魚),另外還有澳洲筍殼魚和泰國筍殼魚雜交的雜交筍殼魚。其主要養殖區域在廣東珠三角、海南、廣西等地,江蘇、浙江等地也有少量養殖。
目前筍殼魚的養殖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桂花魚模式,即全程投喂鮮活魚。該模式病害少,不用每天人工投喂,但是成本較大,發生病害時較難控制,難以投喂內服藥物;另外一種是冰鮮魚+鰻魚料模式。其缺點是投喂冰鮮魚容易造成水質惡化,養殖過程容易發病,但成本相對較低,可以通過餌料魚拌內服藥物來預防治療病害。這兩種養殖模式主要與養殖戶養殖習慣以及本身技術管理水平有關。而海南大部分養殖戶選擇筍殼魚與羅非魚混養,放養密度不超過500尾/畝,養殖過程中投喂羅非魚苗。
筍殼魚養殖過程中主要的病害有爛身病、腸炎病及鰓霉病。如冬季水溫下降,出現蟲害,筍殼魚如凍傷容易感染水霉病,暴發爛身病,即頭部或局部發生潰瘍。該病死亡率高,目前暫未找到較好的治療方法,主要以預防為主,建議養殖戶越冬前,水溫22℃左右時做好殺蟲工作。有效預防筍殼魚腸炎病,需防止投喂過度,并挑選新鮮的凍鮮魚,如果長時間存在冰庫,最好把內臟處理后再保存,并在飼料中加拌藥物,增強免疫力。
去年上半年,泰國筍殼魚塘頭價低至40多元/斤,澳洲筍殼魚塘頭價一度跌到20多元/斤。7月份前后筍殼魚暴發病害,據說主要是腸胃炎,導致去年投苗量有所減少,加上年底養殖遭遇寒潮凍死凍傷,目前澳洲筍殼魚塘頭價升至70多元/斤,泰國筍殼魚升至80多元/斤。業內人士預計目前筍殼魚商品魚存塘量不多,看好今年后市價格。由于目前行情較好,預計今年投苗量會有所增加。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筍殼魚商品魚主要還是以銷往上海、北京、杭州、廣州等地酒樓為主,經過近年來的推廣,二線城市也有一定的銷量,總銷量有一定的增長。
苗種方面,海南在5月底可以大量出苗,廣東預計6月中旬可以大規模出苗,目前2.5-3公分的苗價約為0.4-0.5元/尾,后期價格會有所下跌。筍殼魚有互相殘食的現象,所以養殖戶購苗時,一定要注意選擇規格整齊的苗種。同時在養殖過程中要做到“勤分塘”,一年分三、四次塘,以避免因規格不整齊發生殘食現象,提高成活率。
業內人士介紹,現在筍殼魚養殖周期一般在15個月左右,養殖成本一般在25元/斤左右,根據養殖水平高低,會有一定的差別。養殖筍殼魚目前利潤相對較高,但前期投入大,養殖風險也較大,建議有資金實力的養殖戶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