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市場賣海鮮的徐大姐正在幫顧客挑蝦。
“前幾天明蝦還是23元一斤,今天已經賣到30元了,你這價錢漲得也太快了。”
“不是我們漲價,拿貨的時候就貴,賣價也就跟著高了。”
這是昨天一早,在東門菜場,張大媽與水產攤販徐大姐的對話。
這段時間,經常跑菜場的“馬大嫂”們發現,海鮮水產,譬如明蝦、基圍蝦、小黃魚之類的,價格一個勁兒“飆升”。這是為什么呢?昨天一大早,記者跑了幾家菜市場打探情況。
水產價格水漲船高
東門公寓的張大媽是位典型的“馬大嫂”,每天早晨,她都要到東門菜場逛一圈。可這兩天,對于平日里最愛買的明蝦,她只能望而卻步。張大媽說:“兒子媳婦都愛吃水產,尤其愛吃蝦,我基本上天天都買。但這兩天,明蝦的價格像是坐了‘直升機’一樣,最貴的還賣到35元一斤,都快吃不起了,現在我隔兩天才買一回。”
記者在水產區轉悠了一圈,也發現這些魚蝦價格是個個看漲,基圍蝦最貴的達到了75元一斤,河蝦最貴的也得45元一斤。
常年在東門菜場從事水產生意的徐女士說:“每年這個時候,是魚蝦價格的一個‘頂峰期’,本地水產剛剛進入養殖期,根本沒有貨源,我們都是到杭州水產市場去進貨,由于數量少,批發價格幾乎是一天一個價,我們也沒辦法,只能水漲船高,提高賣價。”
價格看漲,那么日銷量怎么樣呢?徐女士說,這半個月的生意明顯不如從前,以前每天最少每種蝦要賣掉七八十斤,可現在每天平均只能出售三四十斤。價錢高了,買的人也少了。
天氣異常 水產生意難做
“3月份,河蝦就已經開始漲價了,今年的天氣比較異常,一會兒冷一會兒熱,海鮮水產不宜保存,導致可食用海鮮量不多。不光是我們海產,蔬菜類的價格也不低。”西門菜場的蔡老板說,他們家賣的魚、基圍蝦都是從廣東那邊來的,今年本地的存貨非常少,再加上東海在本月底就要進入三個月的禁漁期了,之后海產的價格會更高。
蔡老板說,蕭山本地養殖的魚蝦現在剛把苗放進去,得等兩個月后才能長成。每年五六月份是生意最難做的時候,貨最少,價格最貴。等到七八月份,本地池塘養殖的魚蝦長成后,價格就會下降不少,而且那時候也是魚蝦最好吃的季節。
“禁漁期”不是價格上漲的主因
近期魚蝦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是“禁漁期”將至嗎?為證實這一說法,記者撥通了蕭山漁政管理站的電話。
工作人員張先生說,這個時期魚蝦價格的上漲與供貨不足是有一定關系的,主要是因為本地池塘的魚苗蝦苗剛剛發育,正在生長階段,不適宜打撈,往年的存貨量又供不應求,才會造成價格上漲,東海禁漁只是一個方面,蕭山市場上主要銷售的還是本地的魚蝦水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漁業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