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水產品價格上漲。今日上午,記者從濱城區部分水產批發銷售市場了解到,除了蛤蜊等少數水產品與去年同期價格相比降低外,大部分水產品價格上漲,漲幅近20%,甚至更高。經銷商表示,水產品價格上漲僅僅是一個開始,要想吃到便宜水產品至少要等到中秋節前后。“今年的水產品很貴,最近價格上漲了不少。”12日上午,黃河一路附近一水產品批發市場孟姓經銷商告訴記者,近期價格上漲了不少,漲幅近20%。
孟的話在另一蘇姓經銷商那里也得到了證實。“本來價格就比去年同期高,近期價格又上漲了不少。”上述蘇姓經銷商表示,草魚價格6.8元/斤左右,鯉魚價格5.5元/斤左右,鯽魚價格6.0元/斤左右,價格均比本月初上漲1元/斤左右,而與去年同期相比也高出1元/斤左右。
據介紹,與往年同期相比,蝦類和螃蟹價格也有所上漲,南美白對蝦也由往年同期14-15元/斤上漲至現在18元/斤左右,小龍蝦價格由往年8-10元/斤的價格上漲至現在12元/斤左右。而螃蟹由去年90元/斤左右的價格上漲至現在130元/斤左右。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蛤蜊的價格相對穩定,價格在2.5元/斤,而與往年同期相比降低了0.5元/斤左右。
一些經銷商分析稱,今年多數水產品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造成。“今年天氣反常,導致大部分水產品減產,同時飼料價格上漲、人工支出增加致使養殖成本提高,多種原因使得養殖水產品價格普遍上漲。”一經銷商表示,去年11月中旬,氣溫驟降,南美白對蝦等凍死嚴重,今年氣溫也持續偏低,相當一部分魚蝦被凍傷凍死,存塘量減少,造成貨供應更顯緊張,價格上揚。同時,飼料漲價,成本陡增。另外價格的走高與出口拉動作用不無關系。而蛤蜊的價格與往年相比有所降低,是由于東北蛤蜊出口減少,市場量足故價格相對較低。
而一些經銷商表示,大部分水產品價格的上漲僅僅是個開始。“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以后價格還要上漲。”上訴蘇姓經銷商表示,隨著氣溫的上升,運輸中缺氧而死的損耗也加大,本地水產品集中上市還有一段時間,要想吃到相對便宜的海鮮要等到中秋節前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