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持續”的力量———東山檢驗檢疫局促進水產品企業發展紀實
112.11%、102.74%、92.39%、93.35%,4個月,東山檢驗檢疫局轄區水產企業實現了4個同比接近百分百的增長傳奇。
“靠海吃海,我們出口的產品是海味,東山檢驗檢疫局的幫助也像水一樣,無聲無息,卻滋養萬物。”該局轄區最大水產企業海魁集團品管部主任林養坤在企業交流會上的話見證了東山檢驗檢疫局作為轄區企業全線飄紅的潤滑劑、動力機的功績。
持續“糾偏”
4月27日至5月5日,來自15個國家的31名學員在東山島參加了“發展中國家海洋生物實用養殖技術培訓班”,而東山檢驗檢疫局的監管幫扶方式及“東山模式”成為教學重點,與會各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及技術官員紛紛表示這對他們日后的實際運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東山檢驗檢疫局立足轄區實際,形散神不散:應用風險評估分類管理理念,針對產品、風險、安全要素、風險警示報告、進口國提出的技術要求,制定各項檢驗監管專案,形成了一個方便快捷、點面結合、監管有效的檢驗監管機制;放手不放任:利用每年休漁期召開企業座談會,聽取企業近遠期建設構想及對檢驗檢疫的要求意見,開展企業人員能力、實驗室、生產基地、質量管理體系、新品種新生產線新廠房建設等方面的調研,“缺什么補什么”,為企業制定針對性強的個性化幫扶方案;嚴謹不嚴苛:在日常監管過程中,持續糾偏,無數次監管和評審,無數次監管評審后的糾偏,幫助企業改進原料監控、關鍵控制點、實驗室、流程衛生、批次等方面管理,使企業逐步走向成熟。
持續“提升”
4月26日,由臺商創辦的“東興水產加工公司”“大有”牌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成為東山首個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臺資企業,也是東山這一小縣城內第四家水產加工企業獲得的“中國馳名”商標。
東山檢驗檢疫局寓服務于監管,如流水般看似平淡,卻風華萬千。從GMP到HACCP逐項過關;從符合進口國法律、法規到不斷完善技術指導和日常監管服務措施;從初建自檢自控能力到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改進;出《國檢信息》向地方政府展示國檢動態;登《國檢專欄》與相關部門共圖監管謀略;定“檢企”聯席會議制度和出口企業互通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等;運用人才優勢,對企業開展法律法規、標準、檢測技術等知識的免費培訓;發揮管理優勢,推廣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促進企業提升質量保障能力;依托資源優勢,開展企業實驗室檢測比對,提升企業檢測準確性。
持續幫扶
5月伊始,東山檢驗檢疫局由局長李長順掛帥,聯合地方政府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以“關愛、幫扶企業”為內容的“愛企業”專項活動。一場簡化審核、加速通關、優化服務的推進企業發展大作戰又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東山檢驗檢疫局雷厲風行,似瀑布般激昂澎湃,激勵著企業追求著“更高、更優、更全”。品質高,要求更高:組織建立食品監管系統,加大各監管部門間合作,理順工作機制,促進鮑魚、對蝦等高端養殖品成為加工出口的原料,有效解決轄區水產品加工企業原料不足的問題;質量優、服務更優:引導企業強強聯合、整合重組,制定出臺扶持水產品加工、蘆筍加工、物流倉儲等轄區重點行業的發展幫持政策措施;種類全、措施更全:通過經驗交流、示范推廣,引導企業結合自身實際,立足自主創新,加快建成行業龍頭企業和創新中小企業,重點抓好企業負責人產品管理、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等技能的提高。
持續增長
3月28日,在東山檢驗檢疫局的全力促進下,總投資6000多萬元的低碳大沉箱養殖已通過國家認證,將落戶東山海域,該項養殖的10個網箱全部來自日本,將主要用于養殖高附加值深海經濟魚類,養殖產品將銷往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東山檢驗檢疫局致力于促進地方發展的綠色漁業已漸展生機,可持續生態漁業正在這漁港小鎮開發綻放。扎根基礎,挖掘潛能。以發展深海網箱養殖作為促進綠色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積極引導養殖企業從港灣淺海養殖向外側海域飛躍,提高海水養殖品質;放眼四海,遠涉重洋。利用地方海捕漁業優勢,指導加速漁船技術改造,參與遠洋漁業信息網絡建設,及時發布國際水產品市場信息;點滴藥殘,睚眥計較。推廣健康無公害養殖,指導企業合理布局養殖密度,使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嚴把飼料關,少用鮮活餌料;加強加工、流通企業的技術改造,建成現代化的冷鏈系統,減少水產品的二次污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