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羅非魚產業在華南地區飛速發展,養殖羅非魚已經成為許多農戶的謀生手段,但塘租的連年上漲、飼料價格的高居不下、魚病的泛濫以及國際市場的不穩定也讓農戶們壓力重重。為了降低養殖成本,福建、珠三角、粵西地區魚畜、魚禽養殖已經占據了主導,而該養殖模式極容易引發魚病和藥物殘留問題,這樣有悖于羅非魚產業的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也會使整個羅非魚產業面臨更大的壓力和風險。
2010年羅非魚還能養嗎,該如何養呢?
如何確保羅非魚養殖健康、安全、效益最大化
海南是目前華南羅非魚年均價最高的地區,一直以高密度精養模式為主,但2009年鏈球菌病的大面積暴發也讓業界人士捏了一把汗,目前海南養殖戶面臨著塘租上漲、飼料價高等壓力,部分區域魚畜、魚禽養殖也開始興起,但這無疑對整個羅非魚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羅非魚產業已進入了在狹縫中求生存的時代了,究竟怎么辦?羅非魚養殖的出路在哪里?能否找到一種養殖模式在確保養殖利潤的同時,又能達到安全、健康呢?
本文將結合近幾年來海南羅非魚產業的相關數據,從效益優化與回避風險的角度,以表格分析形式探討出一種合理的養殖模式與同行分享,并以此拋磚引玉。
圖1說明,海南羅非魚價格一年中呈現出兩頭高中間低的趨勢。7月中旬至11月份魚價穩定,但也是一年中最低迷的時候,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華南羅非魚上市集中在這幾個月,8、9月份是每年魚病高發的季節,加工廠往往利用養殖戶擔心魚病暴發急于賣魚的心理壓低魚價。
頭年12月份至次年5月份羅非魚價格往往比較理想,這主要是因為華南存塘的羅非魚不多。大部分養殖戶8-10月份抓第一批魚,此時放新苗養至12月份往往還達不到上市規格。次年二月底,加工廠相繼開工,對原料魚需求旺盛,廣東此時的羅非魚價格往往比海南還要高。因為受氣溫的限制,頭年投放的秋苗在廣東還未達到上市規格,而在海南卻陸續上市,存在價格差,廣東加工廠也會過海南收魚,所以2-5月份是華南羅非魚缺貨、魚價理想的時候。
因此,建議海南養殖戶盡量選擇在頭年的12月份至次年5月份這段時間賣魚,錯開上市的高峰期7-11月份,7-11月份放苗和標苗是比較安全的,因為有資料顯示100g以上羅非魚更容易暴發鏈球菌病。
表1和表2說明,當羅非魚收購均價(統貨價)為3.5元/500g,養殖成本以3.3元/500g計時,池塘死亡率超過5%時,養殖就處于虧本狀態;表3和表4對照說明,當羅非魚收購均價為3.9元/500g,養殖成本以3.3元/500g計時,畝產1000kg、死亡率2%和畝產1500kg、死亡率6%畝凈利潤基本相同,并且當死亡率超過15%時,養殖處于虧本狀態。
建議:1.在羅非魚上市的高峰期(7至11月份),其價格一般比較低迷,均價維持在3.5元/500g左右。此時往往是魚病高發的季節,死亡率一旦超過了5%時,養殖就沒有效益了,所以在此期間要確保養殖的安全,最好的處理辦法是降低養殖密度;2.頭年12月份至次年5月份,羅非魚價格一般比較理想,養殖戶往往此時沒有魚賣,但羅非魚收購均價在3.9元/500g時,畝產1000kg、死亡率2%和畝產1500kg、死亡率6%畝凈利潤基本相同。如果同批次放苗,正常投喂飼料,畝產1500kg上市的時間往往比畝產1000kg要慢,所以建議養殖戶在此期間要降低養殖密度,確保養殖成功率,盡快將魚養到中等規格提早上市,不要錯過賣魚的黃金時期。
表5 池塘魚各規格所占比例不同后的凈利水平比較
表6 池塘魚各規格所占比例不同后的凈利水平比較
表7 池塘魚各規格所占比例不同后的凈利水平比較
表5、表6對照說明,在各規格羅非魚價格一定的情況下,池塘中小規格(500g以下)羅非魚所占比例越大養殖效益越低,而中、大兩種規格(500g以上)羅非魚所占的比例越大養殖效益越高;2.表6、表7對照表明,當各規格羅非魚價格發生變動時,池塘中小規格比例高,則養殖效益低,大規格比例高,養殖效益高的結論依然成立。
綜合表1至表7分析,結論歸納如下:1.不要盲目追求高產量,養殖密度必須視當地的水質狀況與養殖設施、季節而定,在高溫季節及水質差的地區,必須降低養殖密度,養殖密度最好不要超過1500尾/畝,秋季放苗密度1800-2000尾/畝;
2.盡量把魚養至中等以上規格(至少500g以上)出售,且此規格越整齊越能得到好的回報;
3.為了應對羅非魚在高溫季節易發病這一問題,一方面做好病害預防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回避養殖風險,春苗投放要盡量早且將養殖密度放稀,羅非魚的養殖規格平均達到600-650g/條即可,且規格要整齊(最理想是全部達500-800g/條),最好在7月底、8月初之前賣掉魚。在高溫期間盡量不留大魚在池塘很長時間,因為魚越大,養殖的時間越長,風險越高。但在這個期間可以投放魚苗或標粗,因為此時留小于100g的魚苗在池塘會比較安全;
4.必須關注中、大兩種規格羅非魚的行情變化,因為一年中加工廠有時收大規格的魚,有時又不收購,而且中、大規格的價差有時也很小,對于養殖大規格的養殖戶存在市場銷售與成本加大的風險。然而,加工廠常年都會收購中等規格的魚,銷售的風險基本不存在,只是此規格魚的價格在一年中少有變動。因此,從銷售行情的穩定性考慮,養殖中等規格魚的風險要低些。
所以,在海南推薦二年五造的養殖模式(條件:養吉富品系羅非魚,完全精養)供大家參考,同時附上一曲《海南羅非魚養殖順口溜》。
《海南羅非魚養殖順口溜》
年初魚少賣價高,下半年起伏大,跌多升少;
集中賣魚爛行市,供大于求壓魚價;
圣誕節前出口增,價格會有一個小幅升。
價漲賣不了,價跌卻須拋,老天捉弄真氣惱。
天氣與行情不可控,自己能控的事情要做好。
高溫期易發病,存大魚越養風險越會高;
早購苗放稀密度養,提前做預防,保魚安全健康要記牢;
養至中等規格擇機早賣掉,安心在家睡大覺。
天氣冷,存魚少,價格肯定往上調;
若逢冰冬寒潮,海南優勢彰顯了;
來年半年行情肯定好,瓊島養魚個個笑。
機會可遇不可求,離譜魚價不正常。
做規劃,踩節拍,賺錢只多不會少;
一年一造太低效,二年五造效益高;
用好苗,配好料,快快長大降成本;
規格整齊夠標準,賣魚均價高,開心數鈔票。
轉觀念,察行情,不要低頭池邊繞;
常總結,深領悟,養魚其中有大奧妙;
賣魚好比炒股票,調整心態,精明養殖聚財寶;
年年養魚,步步高,致富路上您領跑。
“124”羅非魚養殖方案——1年養2批,賣4次魚
羅非魚養殖存在兩種養殖模式:一是精養模式,追求高密度、高產量的同時,也會帶來高風險;二是立體養殖模式,以羅非魚為主,搭配少量四大家魚和底層魚類,水面放養鴨或塘岸養豬。大量的畜禽糞便排入池塘,導致有機物含量過高,羅非魚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疾病極易爆發。
2009年羅非魚疾病的大規模暴發,給了我們沉痛的教訓。羅非魚的養殖需要從模式上開始反思。我們結合粵西地區的養殖現狀,分享一個“好效益、好操作”的養殖模式以供參考。
池塘準備:干塘后需徹底清塘來改善池塘條件,以預防和減少魚病的發生。然后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一般帶水消毒時,每m水深每畝使用生石灰150kg或漂白粉20kg。
放苗:見表1和表2。
投喂管理:1.采用“顆粒料+膨化料”的投喂模式,早餐喂顆粒料(白天溶氧充足消化吸收好),晚餐喂浮水料(膨化料易消化,降低晚上魚浮頭機率),提高消化吸收率,同時可以兼顧底層魚;2.喂完料后開增氧機1-2h,晴天晚餐后不用開;3.高溫季節每半月拌藥內服,調理肝膽和腸道,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發病機率。
水質管理:1.堅持每半個月調水1次;2.高溫期間不要將未經發酵處理的豬、雞、鴨等畜禽糞便直接排進池塘;3.科學使用增氧機:晴天中午開,陰天黎明開,陰雨天半夜開,浮頭時要開,陰天白天不開,晴天傍晚不開。
賣魚管理:1.建議買1張吊網,在賣魚之前安置在投料機下面,賣魚時將網起捕就可以了,節省人力又可減少對魚類的損傷;2.每批魚分2次賣,當有5成左右的魚規格達500g/尾以上時,開始賣掉一批。賣一批魚后,剩下的魚由于密度降低,生長速度會快很多,這樣可節省飼料;3.此養殖模式下,在4、5月份賣魚,價格是全年最好的,可以創造好的效益。
羅非魚一二三分級Ñ環養殖模式
2009年,國際市場持續低迷,羅非魚陷入了出口受阻的困境。在養殖行情無法預知的情況下,2010年如何養好羅非魚,對養殖戶而言,改變養殖模式,提高養殖水平,降低養殖風險尤為重要。現總結鳳凰飼料公司在雷州市的養殖示范區成功的養殖經驗——“一二三級”循環養殖模式,供大家參考。
一級模式:把2.5cm的魚苗經過一個月的標粗標至15g左右,要求池水深1m左右。選擇正規種苗生產廠家的魚苗,放養密度為2萬尾/畝,并設立投料臺,先用開食料喂至10d左右,再用魚苗標粗料喂至30d,技術要領:先將魚苗開食料、標粗料加水拌成半干團狀,20min后檢查是否吃完,不足就必須添加,1天喂8次左右。
二級模式:將一個月的標粗魚苗進行分級,將12朝以上的魚苗(5000尾左右)篩出放入A塘,剩余的魚苗繼續標粗10d左右,然后將其中12朝以上的魚苗(5000尾左右)再次篩出放入B塘,剩余的魚苗繼續標粗10d左右,然后又將其中12朝以上的魚苗(5000尾左右)篩出放入C塘,剩余的魚苗殺死淘汰,形成梯級養殖模式。
分塘注意事項:1.網塞工具要嚴格消毒,可選擇高錳酸鉀等溶液;2.要求篩選出的魚苗盡量均勻一致無殘疾;3.分塘時要求天氣晴朗,分塘前一天不喂料,也可以提前飼喂維生素C等防應激藥物;4.養殖池塘要進行消毒肥水,無野生雜魚,準備好灌溉增氧設備;5.放養密度控制在5000尾/畝左右,做好水質控制和養殖管理,經過2個月可以達到200g左右。
三級養殖模式:將經過兩個月養殖的魚苗再次分塘精養,經過3個月左右時間,95%以上可以達到500g以上,其中40%以上800g/尾左右,形成了梯級模式。
技術要領:1.做好日常水質檢測,根據水質檢測的結果做好水質調控;
2.根據天氣情況做好池塘增氧,特別是在中午12點~2點,一定要增開打氧機,保證池塘容氧充足均勻;
3.養殖管理做好四定原則即定時、定量、定質和定位。根據天氣情況控制好投喂量,可用10d投喂法,就是把一個月分為三個10天,1-10日,11-20日,21-30日。計算每個10天第一日的投喂量,以魚喂至八成飽,30分鐘食完為宜。并按該投喂量連喂10d后,再對投喂量進行調整,之后依次進行;
4.做好預防工作:定期使用維生素C、大蒜素、三黃散等中藥拌料投喂。
總結:1.“一二三分級”循環養殖模式也是循環梯級養殖模式,養出的羅非魚均勻度高,銷售價格高;2.池塘利用率高,不會造成大量的資金積壓,可以根據市場行情調整出售時間,避免大批成魚上市,避免遭遇因市場行情造成的虧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