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第二季度屬水產品市場淡季,水產市場延續了三月份的態勢,上海水產品交易較為平淡,交易量、交易額基本與上月持平。但因世博會和“五一”假期的臨近,市場對各類水產品的需求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以銅川水產批發市場為例,四月份各類水產品成交量達13069噸,較上月減少0.61%,較去年同期增加18%,成交金額達54220萬元,較上月減少0.99%,較去年同期增加28.11%。
四月份,水產品市場貨源充沛,品種豐富。除個別品種的價格受氣候、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漲幅較大外,市場總體價格較為平穩,波動不大。從跟蹤的16個水產品種價格指數看,全市水產品每公斤(以下類同)平均價格為34.22元,較上月下跌1.81%,較去年同期上漲2.06%。其中常規魚類平均價格為11.36元,較上月微漲0.35%,較去年同期微漲0.26%;名特優水產品平均價格為49.46元,較上月下跌2.12%,較去年同期上漲2.36%。主要特點分析如下:
一、魚類市場。各品種魚類價格漲跌互現。常規魚類貨源充足,價格平穩;名特優魚類中,鱸魚價格受飼料、人工等生產成本上漲的影響,在魚類市場中繼續領漲,本月漲幅達5.38%。河鰻養殖受去年 “金融危機”影響,出口受阻使大部分中小養殖戶虧損出局,今年國際形勢好轉,出口需求大幅增長,求大于供的局面,使河鰻價格節節走高,本月漲幅達3.42%。4月中旬冰島火山爆發造成進口受阻,挪威三文魚的價格在受阻的十天左右時間內漲幅高達百分之百。跌幅較大的魚類有:甲魚月加權平均價為34.30元、左口魚50.29元、東星斑175.93元,較上月分別下跌4.62%、6.59%和12.99%。
二、蝦類市場。除大龍蝦以外,各品種蝦類較上月全線上漲。尤其是河蝦受“倒春寒”影響,生長周期延長,導致上市量減少、成本提高,從而使價格大幅上揚,近期沒有回落的跡象。其中,草蝦月加權平均價每公斤為98.56元、南美白對蝦52.71元、蝦姑47.06元、河蝦81.08元,較上月分別上漲0.68%、5.25%、8.83%和35.13%。小龍蝦已批量上市,主要產地以江蘇為主,并伴有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地。今年受氣候影響,上市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質量也有所下降。
三、蟹類市場。本月各類海水蟹的價格基本企穩。紅花蟹月加權平均價每公斤為120.31元、青蟹62.77元、珍寶蟹156.98元,較上月分別上漲1.43%、1.70%和3.45%;梭子蟹100.78元,較上月下跌4.46%。
四、其他類交易市場。牛蛙價格呈現井噴現象,月加權平均價為每公斤15.25元,最高價曾達到20元,較上月大漲31.58%,是往年價格的一倍。主要原因是持續的寒冷天氣和養殖成本的提高,導致產地貨源減少,價格大幅上升。4月下旬,隨著氣溫不斷上升,蛤蜊、海紅、海螺、扇貝、海蠣子等前段時間數量較少的各種貝類水產品數量明顯增多,而且價格略有降低。同時,凍品類水產品交易繼續保持強勢,銷量上升,主要銷售對象為飯店、賓館餐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