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一位女士正在水圍村肉菜市場選購帶子。據這家海鮮檔的老板說,生意和平時差不多,并未受什么影響。
連日來,臨近的香港和澳門地區連續發生多起市民因食用鮮帶子中毒事件。昨日,我市衛生部門轉發了省衛生廳的食品安全預警通告,提醒市民近期慎食貝類水產。
據市疾控部門介紹,我市暫未接獲有市民食用貝殼類水產后中毒的報告。目前疾控部門已經抽檢了深圳市場上的牡蠣、田螺、扇貝等8種貝類,正在進行麻痹性貝類毒素和腹瀉性貝類毒素的檢測,近日將有結果。
據香港衛生署通報,近日香港發生數例食用鮮帶子中毒事件。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19日表示,截至19日中午,全港共接獲28人進食帶子后不適和懷疑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的報告。
市場銷售正常價格未見波動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市內一些海鮮攤檔和餐廳調查,發現帶子等貝殼類海鮮價格沒有什么變化,銷量也未受影響。
在福田區水圍村市場的海鮮檔前,有一位40多歲的盧女士正在挑選帶子,“10元3個,好肥美啊,準備買6個晚上蒸了吃。”盧女士表示,自己烹調貝殼類都會徹底煮熟,所以覺得不會中毒, “而且我們家最多一個月才吃一次貝殼類,也不經常吃。”
在羅芳路的鳴記水產,店主鄭先生表示,自己的帶子都是來自大連獐子島,是我國優質海鮮產區,質量有保證,每斤售價是20元左右,與4月相比價格還漲了30%。
“東部三鎮”是深圳著名的濱海度假區,有不少海鮮餐廳。昨日下午5點半,記者來到葵涌商業南街的益品海鮮大排檔,正好碰到批發商給老板李先生送貨。從摩托車卸下來的貝殼類水產主要有赤蠔、石頭螺和花甲3種。
李先生告訴記者,這里沒有經營帶子,但是其他貝殼類海鮮銷售正常,零售價格也穩定在15元一斤的水平。“我們的貝殼類主要來自南澳和惠東。”
麻痹性貝類毒素惹的禍
衛生部門專家表示,此次引起多人中毒的屬于麻痹性貝類毒素,是由貝殼類海產進食的浮游微海藻生成的。雙殼貝類海產如帶子、蜆、貽貝、蠔、扇貝,是濾食特性生物,自然攝取水中的有毒海藻,是貝殼類海產中毒的常見傳播媒介。當海藻含有毒素,毒素便會集中在貝殼類海產組織,特別是海產的內臟。貝類海產品中毒臨床癥狀為:刺痛、麻痹、口腔燙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中毒嚴重者可導致說話和呼吸困難。
衛生部門提醒,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近期要加強對貝類的監測,防止富含貝類毒素的水產流入消費環節,確保人們身體健康。各級疾病控制機構要加強疾病的監測,一旦發現食物中毒的要及時上報。醫療機構要做好醫療救治和及時報告病例的準備。
加工時應將內臟剔除干凈
衛生部門提醒廣大市民,近期慎食貝類水產,加工時應將其內臟剔除干凈,并減少食用雙殼貝類海產的頻率;如果食用后出現身體不適,請盡快到醫院就診,并保留剩余食物,以便進一步調查和檢驗。
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表示,預防貝類中毒,首先要購買新鮮的貝類海水產,挑選時先觀察殼色彩是否富光澤,肢體是否有彈性;再觀察存放貝類的水質是否清澄,是否有排泄物;最后可以用手去觸碰一下,如果反應靈敏的,表示新鮮。
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避免食用烹調汁液;每次進食較少分量的貝類;兒童、病患者及老年人較容易因進食含有毒素的貝類而中毒,故應加倍小心;進食貝類后若出現不適,應立即求醫。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