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半個月前水潺6元/斤,今天怎么要12元/斤了?個頭還這么小?”昨天在市區大南門菜市場買菜的蓮花公寓何阿姨感慨,現在水潺太瘦,明顯不值這個價。“鮸魚都要17元/斤了。”同樣發現水產品價格貴起來的還有李阿姨,上次她買的鮸魚10元/斤,昨天個頭小了不少的鮸魚,都已漲到17元/斤。
記者昨天前往大南門、行前農貿市場了解行情,發現不時有市民對著海鮮攤上“小一號”的水產品抱怨:“幾天前小白蝦9元可買到4兩,現在同樣的分量要賣11元,瘦蝦蛄從25元/斤躥到了30元/斤。”從事水產批發生意的阿龍說,賣了多年水產品,就數最近的水產品賣相最差而且價格還不便宜。如半斤個頭的黃魚批發價為300元/斤,去年同期價格為230元/斤,而鯧魚、對蝦等水產品相比去年同期每斤都有幾塊到10多塊不等的漲幅。
前天,在菜籃子水產批發市場,魚販阿交以15元/斤的價格進到了一批個頭三兩左右的鯧魚,“4月份這種個頭的鯧魚10元/斤就差不多了”。阿交說,5月份以來,溫州市場上的水產品質量普遍下降,現在一有好貨,大家還要高價瘋搶。
世博會“搶”走了上等海鮮?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近段時間海鮮價不廉物不美呢?阿交認為,這和禁漁期臨近有關。我市海鮮產品多來自東海,每年6月中旬到9月中旬隨著東海進入禁漁期,預期海鮮供應量會大幅減少,所以現在市面上海鮮開始抬價了。此外,坊間盛傳上海世博會“搶走”了大批上等海鮮。在舟山經營海鮮水產、以往每天向溫州發送海鮮的高先生坦言:“上海舉辦世博會的確會對溫州的水產品帶來影響,因為最近上海海鮮價格走高,需求量又大,大家都喜歡往那里賣,發往溫州的海鮮就少了。”
不過,這兩個原因還不能準確解釋溫州市場近期海鮮為何賣相整體下降價格卻上揚的現象。菜籃子集團溫州江南水產貿易有限公司張經理給出了另一個比較權威的答案,“去年下半年設在江濱路的市區唯一一個進漁船碼頭拆遷了,原先可直接靠岸的漁船,改成由舟山等地碼頭卸貨,再通過貨運中轉到溫州賣,這樣一來,運費成本增加不說,水產品賣相也受到了影響。“個頭大的在碼頭就被人搶走了,剩下的才會運來賣。”張經理覺得,加上禁漁期和世博會雙重因素,水產品個小價高的問題才變得明顯起來,“過了禁漁期,魚多了,價格又會下降,賣相也會跟著上來。”
食客盯上餐館特價海鮮
雖然最近水產品價格不便宜,但市區一些餐館卻在此時推出了特價海鮮菜攬客。上周末,曹女士一家就到飛霞北路金川角海鮮,專點這里的特價海鮮。“一斤多的象拔蚌188元/條,感覺很合算,大家都搶著點。”其他如萬錦銘記海鮮:小江蟹58元一份、島嶼人家小鮑魚10元一只、桃源谷海鮮釘螺和蟹腳都是15元一份……
“雖然利潤不怎么樣,但吸引客流的效果很不錯,特價海鮮幾乎成客戶的必點菜了。”西山路一家餐廳負責人坦言特價海鮮帶來了人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