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1年3月上旬以來,寧德蕉城區三都鎮網箱養殖的真鯛發生多起真鯛長頸棘頭蟲病,尤以三都鎮青澳養殖區最為嚴重。其中有一家養殖戶共養了100多箱真鯛魚種,體重在100~150克左右,每天損耗400多尾,且發病率高達50%。當時水溫在12~17度,發生大量死亡頗為意外。以我們施藥治療一財后,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
一、流行、癥狀與危害
據有關材料記載此病感染率在70%左右,盛期為6~7月,在當時低溫(12~17度)情況下,真鯛大面積發生此病卻很少見。該病主要危害真鯛魚種和成魚,特別是魚種,嚴重寄生時會引起批量死亡。因此要特別注意,嚴加防范。
真鯛長頸棘頭蟲主要寄生在真鯛的直腸內,該蟲體吻部刺入直腸內壁,破壞腸壁組織,引起炎癥、充血或出血。患病的魚身體消瘦,食欲減退,在網箱里有的狂游,有的作無序竄游,體表刮傷或脫鱗,肛門紅腫或外突,嚴重的引起死亡。
二、病因分析
一是真鯛攝食攜帶病原體的餌料,直接寄生在魚體的直腸內;二是攝食海區帶有病原體的中間宿主而引發此病。
三、診斷與防治對策
1.診斷方法
對患病的魚進行解剖檢查,如發現直腸內有蟲體,即可確診。
2.預防方法
流行季節可改投配合飼料或冰凍餌料,盡量不投喂鮮餌;在投喂的鮮餌中則定期添加大蒜素及一些增強腸胃蠕動的藥物。
3.治療方法
在餌料中添加甲苯咪唑或飼料級敵百蟲(商品魚禁用),劑量均為0.3~0.7克/千克餌料,制成藥餌,連續投喂3~5天,再添加利胃散、食母生粉或大蒜素,效果顯著。最好繼續投喂一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四、體會
1.添加藥物時,操作要細心,劑量一定要準確,否則會因藥物中毒而死。
2.在添加飼料級敵百蟲投喂3~5天后,一定要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治療,否則會引起蓄積中毒。
3.在添加藥物治療過程中,要減少投喂量,一般減少量在1/4~1/3。
4.在發病季節,定期添加大蒜素、食母生粉,可有效地防止真鯛感染止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