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997年5月24日,位于布吉農產品批發市場旁邊的布吉海鮮批發市場正式營業。當時,深圳有鹽田、羅芳、新秀及東門4大海鮮市場,但長期以來,市場被“海鮮霸”所控制,很多海鮮價格居高不下。
作為深圳“菜籃子工程”之一的布吉海鮮批發市場,雖披“政令”出發,但開業后仍遭“海鮮霸”騷擾多年。直到2001年底,深圳最大的“海鮮霸”被一舉端掉,深圳的水產品才真正邁入平價時代。
平抑價格
水產品“菜籃子工程”啟動
1997年5月24日,布吉海鮮批發市場正式營業。這家占地2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市場,內設海(淡)水魚類、冰鮮魚類和干海味區3個交易區,各類經營檔位有380個。
作為“深圳菜籃子工程”的重點企業之一,市政府對這個市場的定位便是保障市場供應,平抑深圳水產品的價格。
當時,在布吉海鮮批發市場可看到幾乎所有的南方海鮮和淡水產品,每日共有60多個品種在市場上交易。
無法無天
“海鮮霸”挑斷經營者腳筋
布吉海鮮批發市場開業后交易十分紅火,然而,很快“海鮮霸”的陰影籠罩而來。
據了解,在布吉海鮮批發市場開業前,東門市場一直是深圳最大的海鮮批發集散地,由于經營海鮮獲利頗豐,吸引不法分子從中漁利。這些“海鮮霸”收取“保護費”或壟斷進貨渠道,要求經營者必須從他們那里高價進貨,令經營者苦不堪言。
當年3月18日,布吉海鮮批發市場試營業后,東門海鮮市場約95%的經營者搬到了布吉海鮮批發市場。不久,不法分子的勢力也隨之而來,公然對出入海鮮市場的各類車輛收取管理費。
“海鮮霸”不僅使用恐嚇、綁架、打砸等暴力手段,有的還拿著長長的砍刀,手段非常殘忍,曾挑斷某個試圖反抗的經營業主的腳筋。
“為保護商戶,市場保安人員曾與‘海鮮霸’動手,我們10個人被砍傷住院。這個市場真是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的。”布吉海鮮批發市場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德民說。
布吉海鮮批發市場現任副總經理劉翠苗,也對當年的“海鮮霸”記憶猶新——
我父親劉海,陸豐人,1991年來深圳,開始從事凍肉生意,后受市政府之邀,與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興建布吉海鮮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持公司48.8%的股份,也是羅湖區人大代表之一。“我記得我剛上高中,有一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爸突然派專車來接送我們上學了,當時還納悶呢,怎么突然間待遇這么好了?到后來才知道是老爸擔心‘海鮮霸’跟蹤挾持我們,不得不采取特殊保護手段!眲⒋涿缯f。
欺行霸市
小檔主每月要繳3萬保護費
李德民說,“海鮮霸”欺行霸市,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對某一個海鮮品種完全控制。
據了解,“海鮮霸”壟斷市場上十余種海鮮,作惡手段五花八門,小檔主想經營圓貝等海鮮,必須入“會”,每月繳3萬元保護費,否則,“海鮮霸”隨時可能到家里砍人,而三文魚、東風螺等品種,除指定攤檔,其他攤檔想交錢經營也沒門。
市民張先生說,記得在2001年,如果想在海鮮市場買三文魚,根本就沒有太多挑選的余地,很多市場里,只有兩家門對門的海鮮檔經營三文魚,兩家價格完全一樣,貨也基本沒有區別。
有時,“海鮮霸”還會直接勒索批發商,進一車貨,交保護費500元。不給錢,砸車打人!昂ur霸”有時候還和海鮮貨源那邊聯系,可以查知貨主進貨紀錄,然后在半路設點收費。
“海鮮霸”覆滅
深圳海鮮迎來平價時代
“海鮮霸”如此猖獗,警方的打擊行動也一直在持續。
從1999年年初到2001年11月,深圳警方共抓獲處理敲詐勒索海鮮經營業主的犯罪嫌疑人170多名,共打掉團伙25個,其中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18個,先后召開公開處理大會12次。
每次打擊“海鮮霸”行動后,深圳水產品價格便會迅速回落。
資料顯示,1999年在警方一舉端掉幾大“魚霸”團伙后,當年7月中旬,市場上的海鮮價格便大幅回落,其中,九節蝦價格從上月平均38元/500克降到22-24元/500克,小蝦的價格僅賣15元/500克,紅蟹價格也從之前的50元/500克的價格降到13-17元/500克,花蟹則便宜到5-7元/500克。
更大的成果來自于2001年11月,羅湖警方成功摧毀一個長期盤踞海鮮市場的黑社會組織,抓獲包括其頭目陳克庚在內的該組織骨干成員20余人。陳克庚下設有四大“護法”,各個“護法”下又分別發展控制3—6個行動組,成員多達三四十人,分工控制東門、布吉農貿、鹽田等處海鮮批發市場的河蝦、花甲、三文魚、鱸魚、桂花魚等十多個海鮮品種。
在這個最大的“海鮮霸”被端后,深圳海鮮市場的經營逐漸正;,深圳海鮮水產品真正進入到平價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