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鮮局長,要是沒有你的及時相助,我這一塘魚苗不曉得要死好多。現在我這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等我這幾天忙過后,我一定要來感謝你!”“你把魚兒養好,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5月21日,當南江縣水產漁政局副局長、水產養殖高級工程師鮮文全再次來到流壩鄉金臺村養魚戶袁聰國的魚塘邊,袁聰國緊緊拉著鮮文全的手感激地說。
原來,袁聰國今年2月利用在外務工積攢的資金,投資近300萬元,在本村租賃了18畝土地,建起了大鯢養殖場和青波、巖原鯉生態養殖池,并注冊興辦了流溪水產養殖有限公司。5月18日,當袁聰國把引進的2300多公斤青波魚種投放到魚塘后,由于長途運輸造成機械損傷,魚塘中便出現了一些魚苗離群獨游并伴有死亡現象。束手無策的袁聰國便向縣水產漁政局打了個求助電話,說明了魚苗中出現的一些跡象。水產漁政局負責人接到電話后,立即派水產養殖高級工程師鮮文全帶上藥品、技術資料奔赴現場,親手對魚池中的魚苗進行了消毒、殺菌等技術處理,并向老袁詳細傳授了投餌飼養、魚病防治等新技術,使袁聰國魚塘中的青波魚全部得救。
“只要養殖戶有求助電話,我們都會及時派員到現場為養殖戶助困解憂。”縣水產漁政局局長岳千里介紹說,今年1至5月,水產漁政局根據養殖戶打來的技術求助電話,先后派出技術員60多人次,為關路、光霧山、團結、東榆等鄉鎮的11戶大鯢養殖戶提供養殖新技術30多項,引進新品種8個,現場診斷和解答疑難120多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