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二,也就是6月1日,島城將進入一年一度的伏季休漁期,全市七千余艘捕撈船將停港“伏休”。昨天,記者在島城各大市場看到,海鮮供應已經進入“最后的瘋狂”。最后一批漁船已經陸續回港,帶來了大量的海鮮。由于休漁期即將到來,海鮮價格略有上漲,想吃海捕海鮮的市民要抓緊時間“搶購”了。另據了解,為保障休漁期間市民的“菜籃子”,相關部門會在近期將前期儲備的3000噸冰凍海鮮投放市場,讓市民的餐桌不缺“腥味”。海鮮價格略有上浮 “漁汛已過去大半了,從上周開始,鲅魚就少了。”在大連路農貿市場,一位海鮮攤主告訴記者,目前鲅魚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每條重量在1.5斤至3斤之間的鲅魚,價格在每斤14元左右。記者在南山、小港、大連路等多家市場看到,市場上海鮮數量比較豐富,但是價格比一周前略有上浮。
漁船收起“最后一網”
“馬上就要休漁了,漁船們都趕回來了,這基本是最后一船魚了。”與鲅魚的數量減少相比,帶魚的數量仍然不少,價格在每斤13元左右。
據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的數字,休漁期前,除了魚類外,蛤類水產品如蛤蜊、扇貝、蜆上市量,以及活鮮水產品如八帶魚、蝦虎、立蝦、石蟹上市量將小幅增加或持平上周,但是水產品整體平均價格將小幅上漲。
3000噸“冰貨”救市
雖然即將進入休漁期,但是海鮮市場不缺“鮮”,相關部門儲備的海鮮將陸續投放市場,價格不會有太大波動。據了解,目前島城已儲備了3000噸左右的冷凍海鮮,將于休漁期投放市場,讓大家的餐桌不缺“鮮味兒”。
據了解,這些冷凍海鮮都是今年4月份以后進入冷庫儲備的,而且只要有新的儲備貨源就會將之前儲備的投放市場,保證冷庫中是最新鮮的“冰貨”,因此口味與鮮魚相差不大。因為主要依靠養殖,貝殼類海鮮和蝦、蟹等價格變化不大。此外,進入休漁期后,全市1000多個深水抗風浪網箱也將陸續迎來豐收,海參、鮑魚等養殖海珍品將補充供應市場。
記者探訪 歸航收網準備休漁
因出海費用高沙子口不少漁民已提前進入休漁期
下午的太陽斜斜地照在沙子口南姜碼頭上,小楊正在唱著一首四川童謠,哄著背后背簍里的小兒子睡覺,而隔壁的老鄉們正在用四川話聊著今年海里的收成。再過一會兒,小楊的丈夫就要駕船回來了。這趟船很可能是丈夫今春的最后一次出海,因為從下周開起,島城將進入為期3個半月的休漁期,一家人和碼頭上的其他四川老鄉一樣打點零工、掙點外快。
來青養扇貝“結緣”
“親戚介紹來的。”“本村同鄉說來這里可以打魚。”……記者在碼頭詢問了一圈,發現這些四川籍的船老大基本都是經親友介紹來到沙子口的。有的在青島已呆了20年,最早的也大約來了3年。“當時沙子口一個科級干部月薪才500元,而這些人能掙到800元。”原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島城扇貝養殖業很興旺,大量沙子口漁民也加入了養扇貝行列,其中雇了些四川資陽人打工。后來,一些人又開始跟著當地漁民出海。這些人回到四川后就介紹親友到沙子口來“淘金”,后來逐漸形成“四川幫”,現在在沙子口的四川漁民超過五千人。 買船自己當起老板
“買了船自己當老板,掙了賠了都是給自己干。”漁民老李今年40歲,從1996年經同鄉介紹來到沙子口,剛開始跟著一位當地漁民出海。2002年,當地漁民想把漁船賣了,在家“享清福”,老李于是買下了這條20馬力的漁船,花了2萬元。當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正在收拾漁網:“馬上就休漁了,不出了,等到九月份再說吧。”
沙子口街道辦事處漁業水產辦公室的負責人王培良告訴記者,因為生活水平提高,覺得打魚比較辛苦,目前沙子口大約有一半的漁民將自己的漁船賣或者租給四川漁民。
高額費用逼停漁船
“出一趟海油錢需要100多元,雇個工人還需要100多元,一天出海成本至少300元,太高了,不用等到6月1日,我們基本上都主動休了。”老李給記者算賬,為趕潮水,他每天凌晨2點到4點之間出海,主要捕些小雜魚。按照每斤10元計算,他至少要撈上30斤才能保住成本。還有一家老小的吃穿、租房子的費用,一天沒有350元的收入根本下不來。從春節到現在,除去花銷,他攢了5000多元。
雖然掙的錢沒有大家想象的多,但是對于這些四川“船老大”來說,有船就有希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