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本月15日開始,南海海域進入休漁期,直到8月1日才結束。昨日,記者走訪深圳市場發現,瀨尿蝦、紅花蟹等海鮮產品貴了兩成多,市民吃海鮮需要多掏腰包了。
瀨尿蝦上市量銳減
據深圳市農林漁業局專家介紹,經過粗略統計,南海休漁的區域,每個月能提供20萬噸的海鮮,因此兩個半月下來,市場上有50萬噸的缺口。其中廣東沿海未養殖的品種將成為漲價的主力。比如瀨尿蝦、花甲等。
深圳各大農貿市場在售的瀨尿蝦多是海洋中捕撈所得,休漁期將直接影響瀨尿蝦的上市量,目前市場價格已經上漲了兩成左右。而花甲則因為野生的太多了,很少人工養殖,但是短時間內市場上待售的花甲數量并沒有減少,是因為很多漁民都在休漁前狠狠地捕撈了一把。但是隨著休漁期的繼續,花甲上市量會急劇下降,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在休漁期,凡是用拖網技術捕撈的魚類海鮮上市量都會減少,市民熟悉的海鱸魚、石斑魚、百花魚、黑鯧魚等都屬此類,市民購買此類海鮮時可得多掏腰包。
紅花蟹漲價兩成多
昨日,記者從福田農批了解到,冰鮮魚的批發價每斤漲了5~6元,漲幅在20%左右。除了魚類之外,價格上漲比較大的主要是紅花蟹,進入休漁期后,價格上漲了20%~30%。
“紅花蟹主要是野生產品,原來一只兩斤左右的紅花蟹售價160元左右,現在至少要200元以上了。”昨日,羅湖水產批發市場工作人員沈先生對記者說道。記者從福田農批了解到,冰鮮魚的批發價每斤漲了5~6元,漲幅在20%左右,冰鮮魚零售價格也將有所上調,受其影響,其他新鮮魚類的價格上漲也將隨之上漲。
沈先生告訴記者,市場上的海鮮來自于海南、廣西及省內的湛江等地。因此盡管進入休漁期,但是貨源充足,大部分海鮮產品價格變化并不是特別明顯。
進口海鮮沒有跟著漲
進口海鮮方面,記者了解到,深圳進口海鮮近80%來自澳洲,一些高檔海鮮如龍蝦、鮑魚等基本上都是從澳大利亞進口。
市民在超市常見的則是阿拉斯加鱈魚、海參等產品,昨日,家樂福中心城店、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工作人員均表示,進口海鮮受交通運輸等因素影響較大,休漁則不會影響其進口數量,近期進口海鮮的價格平穩。
昨日,記者從布吉海鮮批發市場了解到,鯇魚、桂花魚等淡水魚價格穩定。休漁期間仍有河鮮、冰鮮魚作為補充,市民“口福”并不會大受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