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受毒帶子事件牽連,記者連日來采訪發現,市場上的貝類產品銷售幾乎停滯,1元1只帶子,10元7只鮑魚也無人問津。此外,南海休漁但外洋不休,市面上洋海鮮大唱主調,休漁后膏蟹價格飆升五成,從兩周前的每公斤96元猛漲至144元。
帶子無人問津鮑魚10元7只
雖然已進入休漁期,本來可能因此而價格上漲的海鮮卻不漲反跌,據記者了解由于最近頻頻有市民食用帶子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市場的貝殼類產品銷路明顯受到影響,就連其他的水產品也難脫干系,被市民漠視。記者昨天前往位于番禺區的清河水產品交易市場,發現市場內買水產的人較以前大大減少,場內叫賣的人比購買的人多出近倍。其中,最受影響的要數收買貝殼類的檔口,幾乎是無人問津。
“帶子一蚊(只),鮑魚10蚊有7只,埋來睇埋來撿啊!”走進貝類售賣區,叫賣聲便聲聲入耳,但盡管如此,記者卻發現在現場的市民仿佛都沒聽見似的,徑直就到其他地方去了。檔主趙先生的檔口內有半箱待售的帶子,他告訴記者,這都是前幾天進的貨了,一直就賣不出去,而且進貨價是天天走低,別人比他晚兩天進貨的價格比他的便宜幾乎一半,導致了他的貨更加難出手。
休漁期至,膏蟹價格飆升五成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雖然南海一年一次的休漁期已到,但是市面上的海鮮卻未見減少,而且價格甚至比休漁期之前還要低,市場內的進口海鮮以及非野生海鮮品種繁多,除了螃蟹和斑魚價格飆升外,其他的品種均持平或有所下降。
據記者從廣州市價格監測中心數據獲悉,與休漁前的5月上旬比較,在實際報價的94種水產價格中,休漁前后維持不變的就有50種,這些價格穩定的水產多為淡水產品、圍養海產以及不受休漁海域影響的進口海鮮。而價格甚至有所下滑的海鮮品種則占了三成,有30種,蝦和貝殼類產品是最主要的價格下滑群體。而在剩余的14個漲價品種中,各類的野生斑魚和螃蟹占了絕對的數量,海紅斑、老虎斑、麻斑、紅龍蝦、青龍蝦都在漲價之列。價格飆升最厲害的要數膏蟹,從兩周前的每公斤96元飆升至昨天的144元1公斤,漲幅為50%。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