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搶抓機遇 敢于突破 轉變方式 加快發展 ――國家部委和央企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設系列報道
連續五年獲得國家唯一海洋綜合管理特等獎,海洋經濟總產值規模全國第三,海監執法裝備走在全國前列
“今后,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重大建設項目用海和基礎設施建設用海將予以優先安排、重點保障;單位和個人在遵守法規并采取嚴格生態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綜合實驗區的無居民海島從事開發利用活動;對綜合實驗區各類漁港建設,省級配套或補助均按最高標準安排。”為支持平潭開發開放,這幾個月來,省海洋與漁業廳在項目用海、海洋環境保護、發展現代漁業等方面出臺各種特殊措施,推進平潭海洋事業先行先試。
牧海耕漁,激流勇進。隨著國務院支持海西建設《意見》的出臺,福建省一批重點項目依“海”而為、乘“海”而上,海西藍色經濟迅速崛起。去年,福建省海洋經濟總產值達39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12%,其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全省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總體規模居全國第三。
海西藍色經濟發展有如此磅礴氣勢,離不開國務院、國家海洋局的鼎力支持。2005年,國家海洋局與省政府簽訂了《關于共同促進福建海洋事業發展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對福建海洋戰略研究、海洋科技開發、海洋人才培養、海洋防災減災、海洋執法配備等5方面給予支持;2008年,國家海洋局又出臺《深化落實〈關于共同促進福建海洋事業發展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的若干措施》,給予福建省更多惠策。據此,福建省上繳中央的海域使用金,在符合財政制度的前提下,由福建省編報項目支出預算,國家海洋局會同財政部優先安排用于支持福建海洋事業發展,目前各項資金累計已近2億元。同時,鼓勵和支持福建港口建設和臨海工業建設,先后批準了寧德核電、福清核電、漳州開發區人工島、平潭跨海大橋等一批重大建設用海項目;為福建省配置了32艘執法艇、36輛執法車輛,使福建海監執法裝備走在全國前列。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福建省抓住國務院、國家海洋局支持海西建設的契機,相繼出臺“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加強當前海洋管理”等意見,全面推進福建省海洋工作,連續五年獲得國家唯一海洋綜合管理特等獎。海洋鹽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水利用業等海洋新興產業產值增長幅度已超過25%,海洋科技進步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57%;建設了晉江深滬、廈門高崎等一批中心漁港和一、二、三級漁港,臺風期間漁船停泊率提高至55%;3萬多艘海洋捕撈漁船安裝了船用安全終端,海上漁業安全救助能力明顯提升;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已達3億噸,對外出口增長強勁……海洋經濟已成為福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長點。
今年起,福建省將開展灣外圍填海規劃論證,編制《福建省灣外圍填海規劃》,引導臨海建設項目向灣外拓展,實現海域、海岸、海島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同時,開展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研究,選擇一兩條江河流域開展水環境監測、污染源跟蹤、溯源追究和生態補償試點;并提倡低碳養殖,重點實施網箱養殖區節能減排措施,進行養殖水域環境污染補償制度試點工作等。力爭使“十二五”期間海洋經濟總產值年均增長17%,增長速度保持全國前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