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天清晨,隨著一艘艘漁船的陸續回航,舟山沈家門漁場開始了今年的伏季休漁期。
在沈家門水產碼頭,人聲鼎沸:有的漁民正在清掃整理船只,有的則忙著把魚蝦裝箱搬運上碼頭……
只是在這一派忙碌中,記者卻見到了讓人揪心的一幕:一箱箱的小蝦籽、小魚籽正從漁船上卸下,運上碼頭送往各個飼料工廠。
當地人告訴記者,濫捕魚籽、蝦籽的現象在當地正愈演愈烈。
漁網密到像紗布
沈家門1號碼頭上,漁民們正快速將小蝦籽小魚籽冰鎮裝箱,再用推車運送上岸。推車路過的地方,漁籽到處散落。
“這種小蝦、魚籽,我們船出一趟海多的時候一次能捕撈上五六千箱呢,最少的時候也能捕上幾百箱。”漁民小朱這樣告訴記者。
在水產碼頭門市部工作多年的史恵忠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水產碼頭黑壓壓地堆滿了魚籽,然后成千上萬箱地被送往各個水產品加工廠加工成魚飼料出售。”
沉默了一會,他又對記者說:“作為舟山人,看到這么多魚籽就這樣被濫捕,心里很不是滋味。”
還有漁民告訴記者,大多被捕上來的魚籽原本是可以長成30厘米以上的大魚的。但現在,用來捕它們的網越來越密,就像是紗布一樣,就是為了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竭澤而漁,前景堪憂
由于長期的過度濫捕,近幾年來,舟山漁場魚類資源日漸萎縮,漁民捕魚愈加艱難,同時捕撈小蝦籽、小魚籽的趨勢反而日漸繁盛。
一位當地的老人記者:“我們年輕的時候,黃魚吃到想吐,喂狗狗都嫌煩,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連野生黃魚長什么樣子都不太清楚了。”
黃魚曾是舟山最有名的魚類代表。而現在,用漁民的話來說,打撈上來的魚“帶魚像筷子,鯧魚像扣子”。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魚籽和成熟魚的價格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比如被捕撈上來的帶魚籽只能賣到8毛一斤,而成熟帶魚則能賣到每斤七八元。
“我們捕魚人的心里也很矛盾,不捕這些小魚小蝦,我現在的生活難過;但是捕了小魚小蝦,今后的飯碗可能難保……”這是在采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當地漁民“矛盾的心聲”。
當地正申請提前休漁
據當地漁民介紹,小魚籽一般從下半年開始就有了,魚籽最盛的時候是四五月份,但因為休漁期6月1日才開始,所以基本上沒什么人來管制捕撈魚籽。
隨后,記者采訪了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執法支隊。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則上捕撈魚籽是不被允許的,但因為受相關法規的限制,我們只能對‘休漁期’的捕撈行為進行查處。”
不過,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考慮到近幾年過度捕撈小魚小蝦情況的加劇,他們正在向國家農業局申請將休漁期提前至5月1日,以便更好地保護舟山海洋漁業資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