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東省以人大議案形式大規模開展人工魚礁建設已有8年時間,實踐證明這是有效的。6月3-4日,副省長李容根赴惠州市調研人工魚礁建設情況時如是稱。
李容根赴惠東縣實地考察人工魚礁礁體制作現場,深入大亞灣海域察看人工魚礁區水下聚魚效果,了解保護區建設和水產養殖情況。在聽取了匯報后,李容根稱,“自從2002年全面實施省人大人工魚礁建設議案以來,全省各級海洋漁業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通過在海洋‘植樹造林’,構建我省藍色生態屏障,礁區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得到了有效改善,已投放的礁體發揮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李容根強調,“我省以人大議案形式大規模開展人工魚礁建設已有8年時間,實踐證明,采取省人大議案的形式,投入大量資金在全國率先大規模建設人工魚礁的做法,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符合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的客觀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