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6月7日,在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主持下,省內有關專家到鳳城市魚種場對遼寧省淡水水產科學研究院承擔的省科技攻關計劃“漁業新品種引進、開發”(2008203001)項目—唇魚骨繁養技術研究進行了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聽取了該課題的總結報告,審閱了相關材料后,進行了現場實測。經質詢和討論,驗收專家組認為,該課題已完成了人工繁殖和夏花苗種培育階段的研究內容。
唇魚骨屬于鯉形目、鯉科、鮈亞科、魚骨屬,棲息于江河上游有流水的中下層。動物食性,稚幼魚主要攝食浮游動物、水生昆蟲等。成魚以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為食,也食藻類和植物碎片、小蝦和小魚。其肉味鮮美,刺少,是高檔食用魚。在我省的一些河流和水庫均有分布,惟產量少,價格昂貴。為調整池塘養殖品種結構,遼寧省淡水水產科學研究院2009年開始在省科技廳的資助下開展了唇魚骨人工繁養技術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研究了唇魚骨人工催產、孵化、夏花魚種培育技術及幼魚的耗氧率、胚胎發育等。2010年5月至6月共催產親魚180組,催產率85%,獲卵290萬粒,平均受精率88%,孵化率85%,獲水花魚苗217萬尾。經20天土池培育,獲夏花苗130萬尾,平均全長2.58 cm(2.1 cm~3.0 cm),平均體重0.13g(0.09g~0.22 g)。
唇魚骨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技術的成功,為該魚的池塘和網箱養殖奠定了基礎,將大力推動全省淡水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