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報訊 近日,江蘇省副省長黃莉新率省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赴南通調研時指出,海洋與漁業經濟工作的重點在于強調科學和可持續發展。在專題調研中,黃莉新副省長充分肯定了南通沿海各地發展海洋經濟的創造性做法與經驗,要求南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大海洋經濟與漁業經濟的發展力度,盡快建成海洋大市、漁業強市。
調研期間,黃莉新副省長踏海堤、走灘涂、進工地、訪漁家,冒著酷暑先后考察了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的國家級紫菜種質庫、省海洋漁業指揮部漁政執法基地、啟東市寅陽萬畝淺海貝類淺播養殖出口區、呂四國家中心漁港、大唐電廠圍填海工程、海門市東灶海港建設工程、常樂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等單位,與海洋科研人員一起探討如何創新研發機制,與養殖大戶共同商討海洋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親臨工地慰問涉海重點工程的建設者。
黃莉新副省長在調研時,還分別聽取了南通市及啟東、海門兩地關于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及海洋漁業發展情況的匯報。
黃莉新副省長強調,南通的海洋經濟有資源、有基礎、有市場、有措施,發展潛力大,可持續利用性強,發展速度可以更快,發展空間可以更廣。各涉海地區一定要深化海洋漁業結構調整,做到從粗放轉向精養,從低效轉向高值,從捕撈轉向養加并舉。要突出發展臨海工業、物流業和旅游業,強化科技支撐、體制支撐和政策支撐,將海洋經濟做大做強。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