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7月29日,目前海峽兩岸最大規模的水產品商業物流冷庫群——東海岸公共保稅倉一期正式投入使用。該項目2008年5月經海關部門批準設立,現已有28家臺灣企業和15家大陸企業入駐。
東海岸公共保稅倉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主要建設倉庫、國際商務大樓、保稅培訓中心大樓、堆場及附屬配套設施,其中冷凍倉庫倉儲量11萬噸,通用倉庫倉儲量8萬噸。一期工程經過1年多時間的施工,已完成投資2.7億元,投入使用的有國際商務大樓、保稅培訓中心大樓、倉儲量7萬噸的冷凍倉庫、倉儲量3萬噸的通用倉庫等設施,可同時提供60多家企業入駐。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冷凍倉庫、通用倉庫的年周轉量預計可達65萬噸,年產值約30億元,利稅超1億元。
臺灣漁業發展委員會會長、漁業促進協會會長黃俊雄認為,東海岸公共保稅倉可以用于臺灣和大陸境外遠洋捕撈水產品的轉口貿易、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一般貿易和國際中轉等,以及境內廠家貨物進出口的倉儲業務,為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易平臺;同時可以吸引遠洋捕撈船隊到這里卸載水產品及后勤補給,解決東山及周邊地區2000多家水產品加工企業原料的不足,從而使之成為輻射周邊的水產品重要集散地,直接帶動倉儲、運輸及水產品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