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是魚類賴于生存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條件,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魚類的健康。而水體中的各因素又直接影響到水質的好壞。不同魚種對水質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水質的好與壞是相對而言的。
一,氯制劑
自來水廠在供水前會在水里投入氯制劑,以便殺滅水里的微生物,而為了確保每家用戶出水口都保持一定濃度,投入氯的量是相當大的。氯制劑對人是無害的,但對魚卻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因此自來水不能直接養魚,必須經過處理。
處理方法:
1,傳統的方法是用敞口盆乘裝自來水晾曬24小時,讓氯氣自行揮發。
2,硫代硫酸鈉(海波),俗稱大蘇打,為方粒狀透明晶體,投入水中化學除氯,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價錢便宜。
3,市面有售各種除氯劑,除氯效果好,價錢稍貴。
二,PH和硬度
PH(酸堿度)和硬度是影響魚類生長發育的兩個重要因素。我們飼養的觀賞魚來自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對酸堿度和硬度的要求各有不同,甚至有很大差異,因此對PH與硬度的調節是十分必要的。
PH不適宜可導致以下病癥: 硬度不適宜可導致以下病癥:
1,生理機能障礙; 1,產卵機能障礙;
2,產卵機能障礙; 2,縮鰭,精神萎靡;
3,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病; 3,免疫力下降,多發疾病;
4,滲透壓調整機能障礙,容易脫水或水腫; 4,體表黏液分泌異常。
5,體表黏液分泌異常;
6,PH值迅速改變可導致魚類猝死。
酸堿性的原理:氫離子[H﹢]和氫氧根離子[OH‐] 在水中的不同含量比例形成了水的酸性和堿性。
要調節水中酸堿度可使用酸堿調節劑,一般觀賞水族市場均有售,按特性可分為3種:調酸劑、調堿劑和酸堿緩沖劑。大家可根據愛魚的實際需要購買。應注意在調節酸堿度的過程里,每次調節不要超過正負0.2PH,以免魚兒因為酸堿的突變,引起酸堿休克癥。
羅漢魚的水質是中性偏堿。它理想的水質是6.8—7.2的酸堿度,但它能在6—7.8左右活得正常,超過這個范圍會影響到它的成長。要檢測酸堿度,你可以在水簇店里買到檢測酸堿度的藥水或檢測器。如果酸堿度高,可以加上磷酸、沉木、軟水樹脂,把酸堿度慢慢調低。如果酸堿度太低,可以加上珊瑚沙,讓酸堿度慢慢提高。在調節酸堿度的過程里,每次調節不要超過正負0.2PH,以免魚兒因為酸堿的突變,引起酸堿休克病。
幾類常見觀賞魚PH需求: 、
花羅漢: 6.5-7.2 七彩神仙:6.0-6.5 孔雀魚: 7.0-7.6 擬鯉科:6.2-6.8 非洲慈鯛:7.2-8.0
泰國斗魚: 6.0-7.0 南美慈鯛: 6.2-6.8 鼠魚: 6.2-6.8 燈類: 6.2-6.8 金魚&錦鯉:7.0-7.5
水的硬度是由水中金屬、礦物離子(鈣鎂離子)含量所決定的。水的硬度高表示水中鈣鎂離子含量高;硬度低表示鈣鎂離子含量低。一般北方的井水多為硬水,硬度高,不宜直接養魚,水煮開后在底層會有白色沉淀,為礦物離子析出物;雨水和蒸餾水為軟水;南方地區的自來水多為中性偏微軟性水。南美洲的魚類、七彩神仙、燈魚和亞洲龍魚等喜愛軟水;非洲魚和汽水魚科的半海水魚類喜愛硬水。水的軟硬度對魚的成長影響不大,但對色澤和繁殖有密切的影響。市面所售各種各樣的硬度調節劑(如軟水樹脂,使水軟化),各位可根據不同種魚類的生理需要進行調節。
三,氨和亞硝酸鹽
在飼養過程中,因殘餌、魚類新陳代謝和有機物腐敗,水中氨(又稱亞摩尼亞)和亞硝酸鹽濃度會逐漸升高,成為魚兒的頭號殺手。而且氨能破壞魚類血液紅細胞功能,造成嚴重的生理損傷。
氨和亞硝酸鹽中毒癥狀:
1, 呼吸困難;
2, 眼睛白濁;
3, 游泳困難,失去平衡;
4, 嚴重時橫臥于缸底,甚至死亡。
對氨和亞硝酸鹽的檢測依賴與水族市場所售的各類測試工具。建議每周測試一次,并持續記錄觀察。
氨和亞硝酸鹽濃度指標:
水質范圍 氨(Ammonia) 亞硝酸鹽(Nitrite)
理想水質 0mg/L 0.3mg/L
短期可忍受范圍 0.25mg/L 0.8mg/L
危險 1.5mg/L 1.6mg/L
非常危險 5mg/L 3.3mg/L
四,溫度
對于熱帶魚,必要的溫度必須加以保證。飼養大型熱帶魚的水溫最好常年保持在26℃或以上,并且盡量避免水溫的大幅變化。水溫26—30℃是羅漢魚的正常水溫。水溫變化過快,首先容易造成魚感冒,對于觀賞魚來說,這是一種足以致命的疾病;另外,白點病也大多是由于水溫驟降造成的。在調節水溫方面,是用加溫棒和冷水機來調節,因此選購值得信賴的品牌還是需要的。但每次調節應在±2℃范圍內,以免魚兒一冷一熱,引起生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燈管也可起到一部分加溫的作用。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