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羊城首個外來觀賞魚隔離區將于本月正式投入使用,這個水族館將觀測外來品種觀賞魚是否存在魚病或寄生魚等異樣現象,是否適合飼養等問題。在隔離最少1個月后經檢測無異常問題,方可向社會推廣。
日前,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黃邦海引領下,記者探訪了這個觀賞魚隔離區。該水族館面積約500平方米,四周均被玻璃溫室緊緊圍了起來,平時鐵門緊鎖,一般人不得入
內。如果要進入,工作人員必須穿上一件防護服,同時經過門口消毒區進行足部消毒,以達到真正隔離的作用。
在隔離區內,記者看到,室內錯落有致地擺滿了大小不同的觀察魚缸,最大的魚缸長3米。該“水族館”一次性可以同時隔離118個品種。每個魚缸均能提供獨立水源,其中大魚缸更具有自動投料、增氧和水溫調控的設備。室內盡頭有兩個平行的水池,用于回收魚缸里的水,保證兩重凈化處理后才排出。
據介紹,居住在水族館的觀賞魚,主要是外來品種的觀賞魚,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觀賞魚。由于擔心它們可能會存在污染水質或攜帶對其他魚類造成危害的疾病、寄生蟲等情況,因而,在與廣大市民“見面”之前,必須對其進行隔離觀察,一般情況下,最少要在“水族館”里生活1個月,在這期間,技術人員通過專業指標對其進行檢測,判定這些“貴賓”無異常現象,才能離開“水族館”與市民見面。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