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產養(yǎng)殖中水質測試盒的使用方法
水質測試盒
通常的水質檢測,需要專業(yè)技術人員用儀器在實驗室中完成,成本高,周期長,并且不能及時就地觀測水質變化,給廣大養(yǎng)殖者帶來諸多不便。最新引進的我國臺灣省研制的水質測試盒,能夠快速、準確地在池塘邊就地檢測水質的一些關鍵指標,及時掌握水質變化的第一手資料,保證魚類平安渡過養(yǎng)殖期;具有快速準確、容易操作等特點。
(一)酸咸度(PH)的檢測
1、檢測方法:用AT-PH管直接吸取水樣,再由PH管的顏色和PH色板比色,色調相同的色標即是水樣的PH。
2、結果分析與解決方法
(1)正常PH:海水養(yǎng)殖7.5-8.5,淡水養(yǎng)殖6.5-9.0
(2)PH過高:如高于9.0,應采取降堿措施,如加入適量酸酸等。
(3)PH過低:如低于6,應加入過氧化鈣、生石灰或水必凈等凈水劑升高PH。
(二)溶解氧(DO)的檢測
1、試劑組合:主劑(AT-O2)+F劑,共2劑。
2、檢測方法:取水樣于水桶中,立即用主劑AT-O2管吸取水樣,一次要吸滿,不留空氣。
豎起AT-O2管(圓頭朝下)靜軒20分鐘,待AT-O2管內沉淀完畢,輕輕擠掉AT-O2管上半部的水至刻度(注意不要把沉淀物擠出),然后剪去AT-O2管封口。
向AT-O2管加入F劑5滴,輕輕搖至沉淀消失。
由AT-O2管的顏色和溶解氧比色卡比色,色調相同的色標即是水樣中溶解氧的含量(毫克/升)。
3、分析與解決方案:正常溶解氧為5-8毫克/升。海水溶解氧低于3毫克/升,淡化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表明水中已缺氧,此時魚蝦可能浮頭,應及時使用過氧化鈣或開增氧機增氧。注入新水也是增氧的一個辦法。
溶氧量高于12毫克/升,表明水中氧已過量,此時魚是易得氣泡病。造成溶氧過高的原因可能是池塘水生植物過多,水不流動,植物光合作用強盛,放出大量氧氣。這時可用“蟲藻必凈”釘死浮游植物,換水或排出1/3的老水后補注新水也是有效的辦法。對于施化肥的池塘,要控制施肥量,不要使浮游植物繁殖過盛。
(三)氨(NH3)的檢測
1、檢測方法:用氨管(AT-NH3)直接從水池中吸取水樣,再由氨管的呈色與氨比色卡對照進行比色,色調相同的色標即是總氨(NH3/HN4+)的含量(*10-6)。
由于有毒非離子氨(NH3)的含量受PH和溫度的控制,所以檢測氨時需先測PH和水溫,再從附表1中查得非離子氨所占的比例,然后由總氨值乘以該比例,即得非離子氨(NH3)的量。
附表1水樣中有毒非離子氨的比例(%)
PH 15度 20度 25度 30度
如測得總氨量為1.6*10-6,PH為8.5,水溫為25度,表中非離子氨的比例數(shù)為15%,則有毒非離子氨的量為1.6*10-6*15%=0.24*10-6
2、結果分析與解決方案:正常情況下水中非離子氨不應超過0。02*10-6。如水中非離子氨量超過0。02*10-6,就應設法采取下列措施:
(1)使用增酸劑(如醋酸),降低水的PH,但此法不能減低總氨的含量:
(2)定期使用光合細菌和“5409”降解菌,以分解有毒的氨;
(3)如果NH3的含量在(0.02-0.05)*10-6范圍內,可按1*10-6的用量使用“百毒殺星”,可使NH3的量降低40%;
(4)使用水必凈,按每666.7平方米25千克的用量,可使NH3降低50%。
(四)亞硝酸鹽(HO2-)的檢測
1、檢測方法:用亞硝酸鹽(AT-NO2)管直接從水池中吸取水樣,5分鐘后由AT-NO2管的呈色與亞硝酸鹽比色卡對照比色,色調相同的色標即為水樣中亞硝酸鹽的含量(*10-6)。
2、結果與解決方案:正常情況下,亞硝酸鹽值應低于0.2*10-6,對是、河蟹育苗時,水中亞硝酸鹽含量絕對不能高于0.2*10-6。如果測定值在(0.5-2)*10-6,則表示有危險,可采取下列措施。
(1)開增氧機或使用過氧化鈣急速增氧,以氧化亞硝酸鹽。
(2)使用百毒殺星,每次1*10-6,每隔3天使用一次,連用2次。使用5天后撒入“5409”融合菌。
(3)換水,每次30%。
(4)定期使用“5409”融合菌或超濃光合細菌,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五)硫化氫(H2S)的檢測
1、檢測方法:用硫化氫(AT-H2S)管直接從水池中吸取水樣,再由硫化氫管的呈色或色卡對照進行比色,色調相同的色標即是水樣中硫化氫的含量(*10-6)。
2、結果與解決方案:正常情況下,H2S含量應低于0.1*10-6,如果含量偏高,應采取如下措施。
(1)將PH控制在7.5-8.5;若PH偏低,應首先使用過氧化鈣、生石灰提高PH。
(2)使用水必凈、強力水解劑等凈水劑,吸收沉淀硫化氫。
(3)開增氧機或使用過氧化鈣增氧以氧化硫化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