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作為“十百千萬”平安惠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市已確定10艘漁業搶險救生船,為我市漁業安全又筑起了一道“生命安全線”。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的。
據介紹,這10艘漁業搶險救生船由3艘漁政執法船和7艘150KW(200HP)以上鋼質漁船組成,分別為中國漁政37351、中國漁政37356、中國漁政37358、魯嵐漁 1029、魯嵐漁1926、魯嵐漁1181、魯嵐漁養 6298、魯東港漁1189、魯東港漁1850和魯日開漁1399。其中,3艘漁政執法船分別來自市局、東港區海洋與漁業局和嵐山區漁業局,7艘鋼質漁船則包括東港區2艘、嵐山區4艘和日照經濟開發區1艘,并將按照作業區域、編隊船組,對10艘漁業搶險救生船進行均勻合理分配。
截止到7月25日,我市在建的100個村級漁業安全指揮平臺中,已有81個驗收達標。其中,東港區40個,嵐山區29個,日照經濟開發區12個。對達標的漁村,每村撥付專項補助資金9300元。現階段,正在對剩余19個漁業村安全指揮平臺進行達標驗收。
目前,我市1016臺AIS自動識別終端設備已全部配裝完成,其中,東港區282臺、嵐山區704臺、開發區30臺。絲山和阿掖山2座漁船自動設別監控系統(AIS)陸地接收基站已安裝完畢。
此外,全市萬名漁業船員培訓工作也已提前5個月完成:共組織五等職務船員培訓10期,培訓職務船員1053人;在各區組織普通船員培訓32期,培訓普通船員5140人;舉辦培訓班11期,培訓漁民3300余人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