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大量海鮮新鮮上市
開漁好些天了,從上周末開始就有漁船滿載而歸,大量來自南海的平價海鮮集中上市。記者近日走訪市區的部分菜市場,發現海鮮種類多了不少,大部分海魚價格下降一到三成,其中馬鮫魚降幅最大。淡水魚價格受波及,整體便宜一成左右。
海鮮價格降了
水產老板范師傅介紹說,福建附近海域多產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鯧魚、帶魚、鱸魚、小黃魚、細條天竺魚。帶魚很難養,多數是捕撈的,一上市冰凍就很少人買了,上個月賣到18元/斤,現在14.5元/斤;出海回來一半以上是馬鮫魚,價格自然便宜下來了,前一兩個星期還賣25元/斤左右,目前已降到了16元/斤左右;白鯧原價16元/斤,現在14元/斤;黃瓜魚17元/斤,便宜了3元;紅魚63元/斤,便宜了10元。
蝦的價格也降了,個頭適中的九節蝦平時50元/斤-55元/斤,現在45元/斤也可以買到,大九節蝦70元/斤;明蝦從16元/斤-19元/斤直接降到13.9元/斤-16元/斤。
淡水魚也降價
不僅海魚降價,淡水魚也降價了,鰱魚賣到了草魚的價格,6.5元/斤;而草魚呢,只有飯店買去做酸菜魚,不然3元/斤都很少人買。由于前段時間海魚價格較高,多數是冰凍的,不少市民選擇淡水魚,現在海魚上市了,淡水魚銷量減少,價格自然也降了。
記者又走訪了市區幾家海鮮酒樓,咨詢了一下價格,普通的海鮮價格都有便宜一點,但高檔海鮮如深海魚,貝殼類如大鮑魚、象拔蚌等,價格都沒有降。
做水產批發的葉總說,現在才剛開始降價,到9月會更便宜,那時東海休漁也結束了,價格不降都難。
相關提醒
漁民黃師傅介紹說,現在鑒別魚的新鮮度比較簡單,更重要的是看魚是否受過污染。
這樣鑒別魚是否新鮮
新鮮的魚表皮有光澤,魚鱗完整、貼伏,并有少量透明黏液;魚背堅實有彈性,用手指壓一下,凹陷處立即平復;魚眼透明,角膜富有彈性,眼球飽滿凸出;魚鰓鮮紅或粉紅,沒有黏液,無臭味;魚腹不膨脹,肛孔白色,不突出。
不新鮮甚至變質的魚,魚鱗色澤發暗,鱗片松動;魚背發軟,肉與骨脫離,指壓時凹陷部分很難平復;魚眼塌陷,眼睛灰暗;鰓的顏色呈暗紅或灰白,有陳腐味和臭味;魚腹膨脹,肛孔鼓出。
這樣看魚是否受污染
1.看魚形。魚形不整齊,頭大尾小,脊椎、尾脊彎曲僵硬或頭特大而身瘦、尾長又尖。這種魚含有鉻、鉛等有毒有害重金屬。
2.觀全身。魚鱗部分脫落,魚皮發黃尾部灰青,有的肌肉呈綠色,有的魚肚膨脹。這是鉻污染或魚塘大量使用碳酸銨化肥所致。
3.辨魚鰓。有的魚表面看起來新鮮,但如果魚鰓不光滑、形狀較粗糙,呈紅色或灰色,這些魚大都是受污染的。
4.瞧魚眼。有的魚看上去體形、魚鰓雖正常,但其眼睛渾濁失去正常光澤,有的眼球甚至明顯向外突起,這也是被污染的魚。
5.聞魚味。被不同毒物污染的魚有不同的氣味,煤油味是被酚類污染,大蒜味是三硝基甲苯污染,杏仁苦味是硝基苯污染,氨水味、農藥味則是被氨鹽類、農藥污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