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入夏以來,浙江的海鮮價格上浮明顯。
這段時間是海魚的產卵期,為避免竭澤而漁,省海洋與漁業局特設了休漁期,從6月1日持續到9月16日,長達3個半月。近海休漁,市面少貨,自然價漲。
出人意料的是,昨天省海洋與漁業局通報的監測結果,進入7月,在舟山、象山等地的水產批發市場,無論海水還是淡水產品,價格不見漲,反倒全面下挫。
省海洋與漁業局分析,這個格外炎熱的夏天,帶走了市民吃海鮮熱情,加之最近沒有重大節慶活動,讓水產消費量慘淡。
此間,人工養殖水產品正是上市時,拉低了我們對大海捕撈的依賴:最近省內大批量養殖蝦上市,福建、廣東等地的養殖南美對蝦也涌入浙江,供應量比上個夏天翻了一番多。
海水產品
78個海水產品中,價格比上月下降的品種有50個(占64.1%),價格持平的8個(占10.3%),上漲的不過20個(占25.6%)。
基圍蝦下降62.2%
淡菜下降20%
扇貝上漲10.3%
文蛤上漲6.5%
淡水產品
20個淡水產品中,價格比上月下降的品種有13個(占65%),價格持平的2個(占10%),上漲的5個(占25%)。
羅氏沼蝦下降28.9%
加州鱸魚下降6.7%
小龍蝦上漲23.7%
黃鱔上漲2.7%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