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第一次開捕的漁獲量比去年同期少1000多箱(一箱約20公斤)。”昨天上午,新會崖門漁港一艘漁船剛回港,漁船老板看著伙計們在分裝漁獲。他清點完漁獲后發現,雖然今年的漁獲是12年來最少的,但魷魚和八爪魚的收獲翻了幾番,由此帶來的整體漁獲效益并不算差。
據悉,為期兩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期已經于8月1日結束,連日來,出海捕魚的漁船已陸續歸來。
部分漁船不出海 今年的休漁期比前年多半個月,漁民恢復作業捕獲的海產量本該十分理想,但現實卻讓人大失所望,有的漁船干脆觀望不急于出海。
“按照往年的經驗,如果魚訊好的話,兩三天內就有漁船陸續回港,但奇怪的是,8月5日前,回來的漁船多數是機器出故障的,較少正常的漁船回來。這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漁獲量未達到漁民的心理要求,漁船不甘心回港。現在,每天陸續有漁船回來,但漁獲量普遍比去年少。”采訪中,新會漁政大隊朱教導員告訴記者。
據悉,新會區有大小漁船1000多艘,崖門漁港有250多艘漁船。崖門漁港的漁船多數在南海主要的漁場——沙堤漁場作業。這幾年來,因為工業污染,造成海洋生態資源失衡,每年的漁獲量隨之下降。“以前,一網能捕魚五六百箱,現在一網最多只有200多箱魚。”朱教導員告訴記者。
記者在漁港看到,眼下本該是大批漁船出海的季節,但因獲悉漁獲量少,仍有數十艘漁船靜靜地停泊在漁港內。有的船主在休閑地修補漁網,有的船主則和同行閑聊今年的魚訊行情,有的漁船因請不到伙計而推遲出海。
漁獲是12年來最少的 在采訪中,很多漁民不約而同向記者反映,今年的漁獲是12年來最少的一次。記者在新會漁政大隊也聽到同樣的“聲音”。“休漁期剛結束,本該是漁獲最多的季節,但據不少漁民反映,這次開捕是12年來最少的一次。”朱教導員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的時候,正好遇上一艘出海歸來的漁船。在船頭甲板上,6位工人正在忙著分裝漁獲。船邊,3位工人正在忙著給一箱箱已經分好的魷魚、章魚、八爪魚過秤。船外,停靠著一輛裝著冰塊的大卡車,準備將過好秤的魚裝車。
“我是8月1日出海的,8月6日回來。這次回來,只有800箱魚,今年的漁獲量較差。去年休漁期后,第一次出海的漁獲約有一兩千箱。”漁民梁橋建告訴記者。
看著別人的漁獲,正在岸邊修補漁網的梁姨并不著急,她告訴記者,她的老公去年8月1日出海,3天后回來就有1000多箱魚,而今年8月1日出海,到8月4日才回來,漁獲只有600箱左右,漁獲是數年來最少的一次。對于漁獲量大量減少,梁阿姨認為最大原因是海洋污染。
魷魚的捕撈量翻幾番
梁橋建表示,今年的魷魚捕撈量是歷年最好的,翻了幾番,去年這時只能捕獲50來箱魷魚,今年有200多箱。“由于魷魚大豐收,批發價約16—18元/公斤,我們的經濟效益與去年差不多。”
每天往返于崖門漁港和沙堤漁場的運輸船,專門收集出海漁船的漁獲,船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伙計表示,今年出海漁船捕獲的魷魚特別多,單是8月8日就有1000多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